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抗疫风采>列表>详情

直击疫情

直击疫情 会员风采丨一脉阳光关于医学影像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的指导建议

来源:一脉阳光医学影像 作者:一脉阳光医学影像 发布:2020-02-14 21:30
迄今为止,在我国广大地区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依据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的各项有关文件精神、技术指南、诊疗方案以及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总结等资料,结合民营医学影像中心的具体情况,经一脉阳光集团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本指导建议,供参考试用。


一、基本概况
目前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发现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后,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12日正式命名的最新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目前显示它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可达85%以上。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2019-nCoV主要的传播途径,它的潜伏期最短仅1-2天,最长可达10-12天,多为3-7天,医学观察的建议时间为14天。在潜伏期内,无症状的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二、疾病诊断
(一)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
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或减弱等。
在实验室检查中,早期患者的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严重者可出现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系确诊该病的重要依据和金标准)。
(二)影像学检查
尽管胸部X线检查(如DR等)具有简便、价廉等优点,但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来说,多层螺旋CT检查仍是早期筛查和病情分级与疗效评价的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手段,建议采用高分辨率薄层CT技术(可常规厚层扫描、薄层高分辨率后处理重建)。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两下肺胸膜下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的、以多发病灶为常见的、以小叶性或肺段性及不同范围的肺叶分布为主的磨玻璃影(GGO)或实变影、可伴有空气支气管征及网格状或碎石路征象,而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
(三)疑似病例诊断
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如具有下列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项,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项者即可确定为疑似病例。
1. 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③聚集性发病;④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指病原核酸检测阳性)有接触史。
2.临床表现:①出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具有上述肺炎的影像学(CT)表现特征;③发病早期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四)确诊病例诊断
如为疑似病例,且具备以下病原学检查阳性证据之一者,即可定为确诊病例。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者。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者。
值得注意的是,如CT上显示患者肺周边部位出现斑片状影,而初次核酸检查阴性时并不能完全排除,应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换言之,在疑似患者中CT检查发现肺部异常病变对于高度提示“新冠肺炎”的最终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在湖北省范围内新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一项内容,其诊断标准为“具备疑似病例条件同时伴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此处主要指CT上显示的病毒性肺炎影像学表现。
(五)影像学分期与诊断流程
依据2020年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重新划分为四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影像学的分期: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病变分布范围与类型可将其CT表现分为早期、进展期与重症期三个阶段:①早期,少数患者肺部改变可阴性;如出现异常则多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下叶多见,表现为局限性、单侧或双侧肺呈斑片状、亚段或节段性磨玻璃影(GGO),其内血管纹理多增粗、模糊,部分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及出现“铺路石征”。②进展期,肺部病灶显现增多、范围扩大、密度增高,常累及多个肺叶,具有沿支气管血管束或背侧、肺底胸膜下分布为多的特点,可出现GGO与肺实变病变并存和伴有空气支气管征。③重症期,双肺多呈弥漫性病变分布,可以肺实变影为主(严重者亦称“白肺”),多合并GGO、空气支气管征及条索影,少数可出现胸腔积液等;但总体上观察显示,此次“新冠肺炎”出现胸腔积液与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较为少见。
 “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流程可参见下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2020第一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
三、影像学检查防控指导意见
鉴于此次“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和其传播迅速等特点,全国各医疗机构中的影像部门无疑已经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一线阵地,其中民营医学影像中心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医学影像中心内的传播风险,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5号)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通知(国卫办[2020]103号),特提出医学影像中心在“新冠肺炎”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指导建议,供参考和试用。
(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1.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影像中心应成立自身的应急管理工作小组,由影像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包括副主任、技师长、护士长、防控专员等,由组长依据卫生部门的要求统一指挥、分工协作。
2.影像中心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制定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的应急管理预案,并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尤其是针对此次疫情的严格控制感染的影像学检查程序与制度;还要注重相关抢救药物的储备及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与管理,务必做到确保医技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3.影像中心应树立全体动员、全员培训、全员防控的意识;由组长亲自带领并指定防控专员,进行全方位宣传;组长应以身作则,加强检查与监督,确保人人皆知、岗岗防控,坚决打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二)影像中心检查感控区的划分
1.通常根据影像中心空间布局及检查通道的安排,将感控区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①清洁区:是指未与患者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区域,如医技护人员办公室、休息室、库房等;②潜在污染区:是指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区域,如操作间、内走廊、工作人员卫生间等;③污染区:是指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区域,如患者候诊区、分诊台、检查室、患者公共走廊等。依据上述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设立专用通道和专用检查设备:①有条件的影像中心建议安排专用影像设备专门为合作医院发热门诊及疑似感染等特殊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划定专用的医患分流通道,实施专机专人检查和管理;②无专机检查条件者,建议在特殊患者检查前应分流和疏散普通影像检查的患者及家属,并务必做好各方面的防护;要做好正确消毒,待检查室空气消毒30分钟后方可行普通患者的影像检查。
(三)影像中心人员防护与流程
1.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等。
2.防护级别:影像中心人员通常实行二级防护:①一级防护,工作内容为普通放射检查、分诊与诊断等;应使用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白大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等。②二级防护,工作内容为对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应使用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N95防护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2双)、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床单、速干手消毒剂等。

3. 防护流程:

(1)进入污染区者:①经过员工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先洗手后依次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换工作鞋袜。②进入潜在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应戴手套进入。③进入污染区前,脱工作服换穿防护服或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共穿戴两层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
(2)离开污染区者:①离开污染区前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眼镜、外层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外层一次性帽子、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手套等;再次消毒双手,进入潜在污染区,换穿工作服。②离开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再洗手和手消毒。③离开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去里层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清洁。④毎次接触患者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影像中心消毒
1.设备消毒:①特殊患者检查专用设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者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含醇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不少于4分钟;每例患者做完检查后执行消毒。②非专用检查设备,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者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含醇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不少于4分钟;每天至少2次。③遇污染随时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
2.空气消毒:①特殊患者专用检查室,须进行严格消毒,推荐使用循环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终末使用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喷雾消毒,每天患者影像检查后应采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日2次。②普通患者检查室,也推荐使用循环空气消毒机消毒或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日2次。
3. 地面消毒:①特殊患者专用检查室,推荐每例检查后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对检查室地面进行严格消毒。②普通患者检查室,可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每天至少2次。③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行消毒;工作中如遇污染时应随时清除和消毒。
4.医疗废物管理: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将患者全部废弃物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在检查结束后直接丢弃于医疗废物桶内,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五)疫情防控期间影像检查流程建议
1.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特殊患者影像学检查
(1) 有条件的影像中心应建立特殊患者影像检查专门的技术团队,实施24h备班,合理安排班次,保证充足休息和工作效率。
(2) 合作医院发热门诊或病房医务人员在检查前应提前与影像中心专门人员联系沟通(中心主任应知晓并指挥),明确有疑似或确诊患者需要做CT检查。
(3) 影像中心专门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①打开空气消毒器开始工作,准备好含氯消毒液(湿巾)或含醇消毒液(湿巾)备用,确认紫外线灯完好状态备用,关闭检查室中央空调;②确保影像检查设备正常运行,铺一次性隔离单,工作人员执行二级防护。
(4) 拟检查的患者到达后,防护好的技师需确认患者身份等信息,按技术流程进行影像检查(建议尽量使用CT);将患者的外套衣服置于检查床的床尾。
(5) 检查结束后将患者放下检查床,患者离开后即刻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设备、地面及空气等(按规范要求执行);空气消毒结束后(60分钟),记录空气消毒器使用时间;联系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转运医疗垃圾。

(6) 连续进行CT检查时遵循的原则:①两疑似患者之间须更换一次性隔离单,含氯或含醇消毒液或湿巾擦拭消毒设备、检查床等物品(不少于4分钟),地面消毒,空气消毒30分钟。②两确诊患者之间须更换一次性隔离单,含氯或含醇消毒液或湿巾擦拭消毒设备、检查床等物品(不少于4分钟),地面消毒,待全部患者检查结束后空气消毒60分钟。③当1名疑似与1名确诊患者需要检查时,应先做疑似再做确诊患者,消毒方法同上。

2. 疫情期间普通患者影像学检查
(1) 经发热预检分诊及临床排除的普通受检者,可在普通检查室进行相应影像学检查,应合理安排单位时间内预约检查患者的数量,避免人流集中。
(2) 接诊人员需仔细核查申请单,复核患者流行病学史,如有可疑者应立即报告中心主任并安排送至发热预检分诊处做进一步的检查;如CT检查发现肺部病灶疑似“新冠肺炎”时,应立即启动预案并报告中心主任(组长)并做进一步处理。
(3) 影像中心工作人员通常可执行一级防护,当有可能接触疑似的患者时,可考虑采用二级防护或在感染专家指导下进行相应防护。
(4) 在确定受检者身份与相关信息无误后,即可按流程进行影像学检查,在摆位时尽量与受检者保持距离,接触患者前后应做好手卫生。
(5) 检查结束后应做好检查室的设备、空气、地面等消毒(按规范要求执行)。
(6) 影像中心工作人员也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


参考资料:
1.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2020第一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集团专家咨询委员会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集团运营管理中心

                                                           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