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抗疫风采>列表>详情

直击疫情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妇产科专委会系列讲座笔记:“错位竞争”之医疗服务模式差异化

来源:恺尔优CareU 作者:恺尔优CareU 发布:2020-04-04 22:44

本文由空中讲坛小组根据3月27日非公妇儿系列讲座直播课程整理完成


 空中讲坛 系列讲座 


段涛教授在第一讲中为战略差异化做了锚定,第二讲开启战术差异化系列,本期聚焦错位竞争之产儿科连续性医疗服务。本文对课程要点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笔记导读
  • 段涛教授再谈差异化:医疗技术和服务的错位竞争

  • 刘江勤主任: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俞志凌主任:围产期生态链的案例分享

  • “我辈”问与答

  • 嘉宾寄语



段涛教授再谈差异化:
医疗技术和服务的错位竞争


疫情之下,医疗同道们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大家开始反思之前很多的做法是不是可持续?未来面临的竞争会越来越多,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不久之前,中央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接下来政府会更大力去支持公立医院的发展,而且这次投资的力度非常大。如此一来公立医院会更加强大,在这种竞争局面下,我们非公立医疗机构究竟该怎么办?

上期我们谈非公立医疗机构差异化运营的时候,我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怎么从战略上和认知上去做错位竞争,或者差异化竞争,怎么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这一期我们从战略向战术下沉,从服务差异化做切入,谈一谈医疗技术和服务的错位竞争

我们常讲的服务就是纯服务,比如环境好一点,服务态度好一点。但这形成不了护城河,也不能成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大家人人都在做,很难做出令人惊艳的差异化来。传统医院的科室专业服务分布是割裂的,内部沟通是不充分的,患者体验是不友好的。如何从专业服务上做好构建,把传统医疗机构的劣势转化成我们的优势,这是值得非公立医疗思考的发力点。

在专业服务的衔接上面,产儿科之间其实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交棒过渡。而且,产儿医疗服务的衔接是一个最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获客和留客的方式。对于很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来讲,产科和儿科的服务目前还是割裂的。新生儿科也好,儿保儿科也好,都在院外另行寻找客户群体,这样一来获客成本自然会高。但是如果能够把自己医院里面分娩的这些妈妈们服务好,有专业度有满意度有信任度,妈妈们顺理成章地就会把新生儿托付给我们。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指标,自家医院分娩的孩子应该有不低于90%的比例转入本院的儿保或者儿内科。也就是说分娩1000个孩子,应该至少有900个孩子的妈妈选择把孩子的儿保、儿内科留在本院。

如果流失率比较高的话,说明两个问题:

  • 客户对产科不满意,觉得在这家医院待不下去,生完就赶紧走;
  • 儿科医生没有适时介入,缺乏服务意识,或者没有显现出好的专业态度。


产儿科要衔接,应该怎么做呢?

要相互延伸。产科向新生儿科延伸容易理解,但同时新生儿科也要向产科延伸,要提早介入跟孕产妇建立了解和认知。


要相互交叉。比如儿科医生跟产科医生一起和孕期的准妈妈见面。孕产妇的每个环节我们都要有医生在线,不能失联。


要到店和到家。这是引用电商的说法。孕产妇到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是到店,回家之后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还能够跟她在线联系,保持沟通,这叫到家。


通过相互延伸和相互交叉,这个客户就是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保共有的,大家不需要再各自为政另外花钱花力气到市场上去获客了,这样就能协同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这样做也能够和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公立医院的病人基数太大,无论是产科还是儿科医生,能够用在病患身上的时间有限,患者满意度很难提高。如果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做好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保之间的信任衔接,我们就能筑起护城河、防火墙,就能实现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差异化竞争、错位竞争。


需要的是两个字——用心。
这一次我们主要就医疗服务如何去做战术层面的差异化竞争和错位竞争来聊一聊,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一位现任于公立医院的刘江勤主任,还有一位之前服务于公立医院、目前在私立医院工作的俞志凌主任。希望两位从儿科专家、科室管理专家的角度,来跟我们分享怎么做好产儿科衔接的专业服务,从而打造差异化竞争的护城河。

刘江勤主任: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过去这几年我有幸一直跟段院一起工作,有很多的收获,也有很多的感悟,特别是围绕病人来做服务这方面触动良多。我从2010年到一妇婴,2014年开始做新生儿科的主任,伴随了新院区的开张和发展,历经了病人数量的急剧增长。这期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做了很多的思考,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大家在非公立医疗机构面对的状态可能和我们有所不同,但仍愿分享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希望能抛砖引玉,在可共鸣处一起探讨和进步。



就学科分布而言,相信大家都熟知,怀孕期间产科负责,出生以后新生儿科接手,各有领域和分工。而作为医生,不应只单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更多的还需要去体会家长以及病患家庭的需求。


曾经有一件发生在母婴同室的医疗纠纷,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当时我认为孩子出事情是发生在母婴同室期间,不属于我们新生儿科管;但是我们的分管副院长告诉我,在一妇婴生产的所有孩子,新生儿科都得负责。我那时候很不服气,后来想想其实很有道理。孩子从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到幼儿期,这些阶段都是不能割裂的,需要我们连贯性的照护。孕产妇也一样,怀孕期间和分娩之后,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如图所示,这是我们科室的一个基本架构:



标红框的这几个地方,是新生儿科和产科共同工作的交叉点。


产房:产妇分娩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有新生儿科医生直接参与其中的,新生儿复苏基本都是由新生儿科医生来操作。

母婴同室:每天我们都有新生儿科医生到母婴同室去查看孩子,大部分对新生儿疾病的观察需要由新生儿科的医生来完成。

产后42天门诊:产妇会带着孩子来做检查,这其中有很多的内容是需要产科和儿科来共同衔接和管理的。


从医院运营的角度来讲,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更好的实施临床管理,会把学科划分得很细致。有产科、儿科、儿童保健、新生儿等,还有很多亚专科,比如产科的胎盘、妊高症、胎儿医学等的亚专科。这样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即学科和亚专科之间,甚至亚专科彼此之间存在鸿沟,有割裂。并不是说细分亚专科不好,事实上亚专科一定是被需要的。只是不能忘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人,或者是背后的家庭。换句话说,当我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思考的不应仅仅是某一个亚专科或某一专病的问题,我们需要去理解这个人、这个家庭到底希望从我们这里、从医院这里获得什么?


从我的角度来理解,在整个医疗行业里面,妇产科医院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生孩子不是生病,它是一件喜事。我们产科和儿科其实是为刚刚获得新生命的的家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对家庭而言,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下来最重要,所以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第二个需求是良好的体验,生产孕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我们提供高品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第三是对支持的需求,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支持,还有服务、心理等方面的需要。


在接下来我举两个案例,是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和采取的产儿科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关于绒毛膜羊膜炎CAM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关于CAM的治疗建议,如果妈妈是绒毛膜羊膜炎,那么孩子是需要抽血培养,用广谱抗菌素观察48小时,如果血培养阴性的,就出院回到妈妈那里去;如果是阳性或者有症状,就收住进新生儿病房。这个流程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如果我们来看看实际操作的情况,就会发现有些医院并不是完全依此执行。如果抽血培养呈阳性就要收入院,大家要想一想,这个数量会有多大?因为羊绒炎的患病比例是4%~8%。我们医院一年的分娩量是3万,按照5%的得病率来计算,就是1500个孩子,也就是说光这个CAM的孩子就有1500名需要住到新生儿病房去。但是这里面真正有多少是败血症呢?败血症的发生率实质上是1/1000,即1500个孩子中间可能会有30个是有这个问题,也就是1/50。为了这1/50,需要把1500个孩子收入到新生儿病房去,这个量真的是非常庞大,所以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


我们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就决定所有的孩子还是要收入院,因为保障他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即使克服一切困难把孩子全都收入院,还要面对接下来进行筛查的问题。筛查要用抗菌素,孩子使用的抗菌素越多,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就逐步增高。我们需要在羊绒炎的筛查和控制抗菌素的使用带来严重感染风险中间取得一个平衡。如何平衡一直是比较难做的,包括现在美国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文献有报道,最终确诊有问题的孩子,在胎儿期时母亲会有相应的高体温等特征。


这引发我们一个思考:为了更精准地去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单纯依靠新生儿科的医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向产科延伸。把孩子母亲在生产前这段孕期管理结合起来,对那些高危的特征,我们需要做连贯性的识别发现。及早并准确的确诊有问题的孩子,其他那些低危的孩子,就可以让其母婴同室,这样这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



案例二、关于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相信大家很熟悉,没有人会认为产前糖皮质激素不重要。新生儿科医生会非常关心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让新生儿的管理更加有效。但是当我们来看实际使用数据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34周以前的产妇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的比例只有53%,剩下那47%为什么没有使用?美国的一个报道显示,加利福利亚区域孕妇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接近90%。


给产妇使用糖皮质激素不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缺失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产科和儿科,或者叫围产,需要互相携手,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共同的临床判断,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除此之外,产儿科的连续性医疗服务还可以出现其他很多地方:

比如分娩前会诊,特别是对一些高危分娩,儿科医生需要到产房里去会诊。儿科医生在怀孕期间就参与进去,获得产妇及其家庭的认可和信任,后续他们才能够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儿科医生。这是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是产儿科延续性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


比如说延迟结扎脐带,需要产科和儿科互相的配合,才能够更好的保障产妇和孩子的安全。


举这些例子是想用事实说明,产科和儿科不是截然分隔的两个科室,彼此之间是交叉的,是要相互支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孕产妇及其家庭才会认可我们的医疗机构。


这里想特别强调一下安全保障的重要性,给大家举一个关于新生儿复苏的例子。新生儿复苏在我们医院基本上都是由新生儿科医生来完成的,但事实上在很多的医院,特别是小型医院,儿科医生只有一两位,没有办法保证每一次分娩都能在场。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所有的产房人员,产科医生、助产士、麻醉科医生、护士等,都接受新生儿复苏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我做过很多实地调研,国内目前这类培训远远不够,一是数量不够,二是培训技术不到位。大部分的培训都是讲座式,几十个人,甚至一两百人坐在会堂里面,放放幻灯片,口述一下复苏流程。这样的培训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


我们现阶段采用了模拟实训的方法,即科恩六步法:

  • ANALYSIS复苏环境调研

  • STRATEGYSTRUCTURE理论测试

  • EDUCATIONALOBJECTIVES自我测评

  • TECHINGMETHODS EXAMINATIONS操作流程考核

  • IMPLEMENTATION团队训练

  • EVALUATIONFEEDBACK指南解读


新生儿复苏抢救,谁来领导这个团队,团队如何来建设,如何进行规划,如何规范责任划分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严谨完整的实训进行规范,才能最终保障产房的安全。希望每一个产房都能够完全的掌握新生儿复苏的技术,组成一个良好的抢救团队,形成一个抢救的规范。


最后说一下孩子出生后的随访。
很多医院都是由儿保科来做,我们医院在2012年的时候改变了思路,我们围绕这个家庭做连续性的服务。孩子出生前、出生时的很多事情新生儿科最了解,所以我们新生儿科也需要随访到他们。依托互联网技术,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早产儿健康发展的项目,覆盖全国约22个省,纳入40家妇幼单位,无论孩子或其家庭迁徙到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继续保持联系。这种医患之间的交互体验非常好,孩子和家长信任和认可这样的安心医疗服务,我们医生也在跟这些家庭的持续互动中获得了很大的职业成就感。

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做连续性医疗服务这件事情,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事实上还远远不够。我们努力把原来以医生和医院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家庭、以孕产妇、以孩子为中心的模式,以他们的需求为核心来构建我们服务的方式,这要求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地去改进。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营管理,形成规范,形成文化,有了这些的积淀,才能最终产生好的口碑,产生良性循环。


俞志凌主任:围产期生态链的案例分享



产科和儿科之间是固有的上下游关系,围产期是覆盖上下游的生态链。我之前工作的沈阳盛京医院,从以产儿为重点学科的专科医院,扩展到内外妇儿各个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医院,突破了原有的单纯以围产为中心的生态链,扩大成为一个更大的生态链。我原来是盛京医院的新生儿科病房主任,从公立医院出来以后,现在就任非公立妇儿医院的医疗总监兼儿科主任。我想通过三个话题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年来角色改变的一些感受,这三个话题是:如何想到,如何做到,如何得到。



IDEA 如何想到

1988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建立了中华围产学会这样一个学术委员会,我曾经作为中华围产的青年委员,熟悉了整个围产中产儿相互协作的模式。在公立医院的时候,要形成围产的生态链,难度还是很大的。产科和儿科之间是有壁垒的,是两个独立的科室。比如血氧保护度的监测,涉及到不同科室的管理,责权利的归属,以及维护的问题。


ACHIEVE 如何做到

到了非公立医疗机构以后,我们成立了儿科病房,和产科紧密联系,一切都围绕着妇儿安全和健康进行相应的协调。产儿一体化的国际性理念是我们一直想遵循的,通过5W这样一个思维模式我们来做具体的落实:who,when,where,what,how。


Who& When

首先定位服务的人群。以往国内的围产期定义是从孕二十八周到产后七天,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把围产期定义为孕二十周到产后二十八天,现在我们也按照后者的定义来精准定位服务的人群。


Where & What & How  

依循服务的人群在哪里出现的轨迹,我们设计了产后护理中心、保胎中心、分娩室、RNICU,以及后续的儿童成长中心。通过跨科室、跨周期、跨角色、跨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产儿之间的联合,也是把生态链做了放大


人员梯队的建设非常重要,岗位职责的明确也是很重要。我们以人为本做出发点,设计了很多的标准化流程,并通过PDCA、RCA这类科学化的管理工具,不断完善这些流程。


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管是产前、产时,还是产后,儿科和产科的安全问题,是我们特别在意的。一次恶性事故,可能给整个医院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特别关注。


产前:我们医院现在一年分娩量近2000,新生儿科医生每天都要去产科病房进行查房,在产前就和孕妇建立这样一种互动。
产时:我们有很多保障安全的措施,比如颜色代码的使用,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急救诊疗措施。
手术时:所有和抢救有关的人员,不分科室,都会一起为手术进行准备。
产后:产后护理中心接手,提供袋鼠式护理等医疗服务。


所以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是Achievable可实现的,这样标准化的流程设计是Reproducible可复制的,也可以把我们遵循的理念不断的进行持续,即Sustainable可持续的,这就是ARS。

现在最挺时髦的一个词,叫医疗跨界。我们说的医疗跨界,是服务的一个扇形延展

产前胎儿成熟度的评估,可以提前知道胎儿出生以后是否会有RDS的风险,然后新生儿科会制定行应的方案。
产时的分娩和新生儿照护是一体化的,助产士和产科医生都反复进行了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培训。
产后除了新生儿的监护NICU,在围产期里,我们还有月子照护,给予产妇和孩子持续的关注。在产后的28天之内,儿科医生每周都会到产后病房里去给孩子家长进行宣教,进行指导。


GAIN 如何得到

以前在公立医院的时候,作为新生儿科医生,我们总是不断的在挑战自己去治疗更早产的孩子,治疗更危重的孩子。来到非公立医院以后,随着角色的转变,使我改变了之前的一些医疗思维模式,开始更多的思考怎么做客户粘性管理。用上医治未病的理念,我们对孕产妇及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儿保科就发挥这样的作用,通过一些健康宣教、预约提醒、跟踪指导、社群答疑等方法,增加和客户之间的互动。


和公立大医院比技术力量,非公很难比的过,那就换个思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当然了,和别人比,要比不同;和自己比,还是要做得更好。我们通过产儿科结合,扩大自己的围产生态链。作为上游,产科给儿科导入客流;作为下游,新生儿科/儿科为产科提供更完整的保障。这些做好了,才能够形成信任、口碑、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真正的得到了。


“我辈”问与答


主持人沈奕青:第一个问题请教段涛教授,您是一妇婴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对比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科室设置、专科侧重和服务模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段涛教授:

从医疗本质而言,私立公立是没什么区别的,都得把病看好,把问题解决。不同的是所谓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公立医院以效率为中心,以医生为核心。医生时间有限,病人数量无限。怎么办,那就医生不动,其他人统统围着医生转。对患者来说,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体验。在非公立医疗机构,虽然同样是要治病,要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把跟患者的关系进行重构。重构就是要分拆要素,要以患者的需求为核心,调整服务流程的安排。要让病人坐着不动,医务人员都围绕着他/她转。


这样的专业服务在公立医院是没法做得到的,但私立机构可以。在公立医院我们曾经尝试过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质量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但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这受限于其固有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在私立的医疗机构,我们有足够的人力空间、环境空间去做服务流程的调整。在做的过程当中,不是简单的复制公立医院的东西,更不是说服务就是微笑。诊前、诊中、诊后的病患管理,其实非常重要。患者要的不仅是开心,更需要的是放心。所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定要把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做到位。让患者安心又开心,这是我们要做的就医流程重构。


主持人沈奕青:刘主任,在公立医院的产儿连续性医疗服务,是产科医生主导还是新生儿科医生主导?

刘江勤主任:

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有标准答案。一个团队肯定不能有很多个领导,每家医院有自己的文化和规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规定主导者。但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没有主导者,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另外,由谁来主导并不是关键,团队、团队协作才最关键。段院长之前就跟我们说过,人聚在一起叫团伙,心在一起才叫团队有能凝聚人心的主心骨,有能执行任务的成员,这才称之为团队。


主持人沈奕青:段教授,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可以协助组织模拟实训这类培训吗?

段涛教授:
医生的培训,医护团队的培训,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知识,知识可以用听课的方式获取;二是技能,技能一定是需要在模具上去操作,要动手的;三是行为,也就是模拟实训。一妇婴模拟实训中心建设就是按这个思路做架构,有产科、小儿麻醉、新生儿、助产士等的实训,还有多团队合作实训。现在大家不单单可以到一妇婴来参加模拟实训,我们也有团队去到不同的医院提供实训。非公妇产医院分娩量不大的时候,招那么多的新生儿科医生是不现实的,一是招不到,二是养不起。那怎么办呢?把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培养成有实战经验、能胜任新生儿复苏这些业务的团队,更要加强调团队合作。我们会先对各家医院做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再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除了一妇婴的模拟培训中心外,春田医管、春田学院也可提供这样的培训解决方案,我们非公妇产科分会也会为大家整合资源提供帮助。


主持人沈奕青:俞主任,在您来到非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的这三年里,是如何应对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等人才资源不足的挑战?

俞志凌主任:

我刚到安联的时候,新生儿科团队只有两名医生,现在已经有六名新生儿科医生了。大家知道现在儿科医生特别少,新生儿科医生更缺。我们很幸运,正好赶上了军队医院改革,有军队三甲医院的新生儿科医生加入到我的这个团队里面。有了这样一只优秀的队伍,我们要去想如何能让新生儿科医生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就向生态链下游延伸,把新生儿科医生培训成可兼任儿童保健科、儿童发育科的医生,这样可以顺势的做到医疗服务连续性。


嘉宾寄语

刘江勤主任:
作为一名医生,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救死扶伤是初心,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提供用心的医疗服务,做好本职工作!


俞志凌主任:

增大服务客户的广度,扩展围产期的定义,探索新的模式和进行新的实践,优化围产生态链,这是我们坚持的理念。

段涛教授:
专业服务延伸,用句通俗的大白话说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不要局限于专业的这点事情,要为患者着想,不拘泥于一个点,做上下游的整体考量。除了疾病的问题,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非公医疗机构更应该关注患者的体验和感受。

我经常会说一句话: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话大家听听都很有道理,但做起来却有困难。或者想不明白,或者想明白了不会做,再或者想做却不一定做得好。这是个系列问题。最近我在写一篇文章,叫《苟且红利》。什么是苟且红利?就是当大家在苟且的过着眼前生活的时候,你只要比大多数人不苟且,你就能够得到大家都在苟且时的那种红利。也就说,你得做。别人觉得难,觉得麻烦,这时候就是机会,你赶紧做。刚刚刘江勤主任分享的很多内容,仔细想想,有那么复杂吗?并没有。那为什么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去做呢,因为大家在苟且。刘主任不苟且,所以就能获得别人的苟且红利。

苟且红利,是一个时髦词,用个比喻来形容就是,当有狼在追的时候,你不用做跑得最快的那个人,你只要比身边的人跑得快就行。狼追上来把别人吃掉,它就不追你了。想到了你就去做,从开始的一点点做起,扎扎实实坚持做下去你就不苟且了,就能够得到苟且红利。在目前疫情的这种状态下,我们得取得苟且红利,先活下来,然后更好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