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新法速递 |解读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导读】
●访谈名称:
解读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访谈时间:
2017-03-08 14:00
●访谈嘉宾: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公立医院改革处处长:甘戈,全 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吴明,北京协和医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柴建军研究员.
●主要内容: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 项重要任务,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重 点工作有哪些?下一步计划是什么?3 月 8 日国家卫 生计生委将举行在线访谈,邀请专家来解读城市公立 医院改革
来源:国家卫计委官网
网民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线访谈》 节目。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解决群 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自 2010 年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 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天,我们特别 邀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公立医院改革处甘戈处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 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柴建军研 究员,一起和大家聊聊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话题,并解答网友的提问。欢 迎三位嘉宾!
首先请甘戈处长介绍一下,新一轮深化医改以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头戏”和“主战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33 号和 38 号文,这两个文件明确了改 革原则、目标、路径和主要任务,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 30 多项配套政策,改 革的制度框架、路径方法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我们采取的是“分 步走”的策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2015 年已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在 2010 年启动了第一批 17 个试点城市的工作,2014 年增加了 17 个城市,2015 年扩大到 100 个城市,2016 年扩大到了 200 个城市,覆盖了全国近三分之二的 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了区域联动改革的良好局面。今年,全国剩下的 138 个地 市都要推开改革,实现全覆盖。这也标志着全国公立医院彻底告别“以药补医” 时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6 年以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地、各部 门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视程度更高,共识更多,推进力度更大,改革取得了 “两升三降”的显著成效,“两升”指的是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 比例上升,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上升;“三降”指的是医药费用增幅下 降,药占比下降,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各地积极探索, 涌现出了福建三明、安徽天长等医改明星城市,为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成功案例也充分 证明,我们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径是清晰的、措施也是得力的。
刚才通过甘处长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进 展和成效。我们在访谈预告中征集了一些网民关心的问题,有一位网友问到: 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的一年,将主要推进哪些工作?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点是要推
进两项工作:一项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今年,全国所有公立医院都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实现新旧机制的平稳转换,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 核心是让医务人员能够得到阳光体面的收入、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安全的职
业环境。今年,国家将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重点是落实“两个允许”,也 就是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的奖励。保障可持续主要就是确
保财政投入的可持续、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另一项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 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推行管办分开、政事分
开,推进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 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机制。今年,国家将出台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谢谢。刚才甘处长已经讲到,今年全国的公立医院将要彻底告别 以药补医时代。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如何建立 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
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 另一方面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使公立医院通过医疗服务获得合理收入。公立
医院改革是典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要实现“腾笼换鸟”。按照“腾 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把握好改革的步骤与节奏。首先,通过取消
药品加成,挤压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水分和规范诊疗行为等,为调 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其次,腾出来的空间马上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调价的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把药品、医用 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等价格降下去,把手术、诊疗、护理等服务项目
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简单的说,就 是要让医务人员靠技术靠服务吃饭,而不是靠开药、开检查单增加收入。第三,
在这个“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到位、无缝对 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正如甘处长所言,补偿机制改革是一组措施,打的是“组合拳”。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耗材价格、提高劳务价格是补偿机制改革的第一步, 接下来应加大力度同步推进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的是改变 公立医院目前做大收入的运行模式,同时,财政补助与医院的功能定位和服务 绩效挂钩,再配套临床路径、两票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激励了公立 医院在不断改善服务质量的同时,主动控制成本。一方面,不合理的医疗费用 得到了控制,医保资金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有助于减轻居民看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实现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和调动医生积极性的改革 目标。
我们再请教吴教授一个问题,刚才已经讲了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 医疗服务价格后,要注意和医保的衔接问题。请问,除此之外,医保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还发挥了哪些作用?
近期的政策一直在提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简称“三医”联动。其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核心,是撬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杠杆,主 要的措施是对于住院实施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对于门诊探索按人头预付, 引导医院在保质量的前提下主动控制成本;压低药品耗材价格是关键,为医院 进一步控制成本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技术劳务价格腾出了空间;“医保”和“医药”方面的改革促使公立医院运行模式的改变,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目的是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调动医生积极性。此外,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有助于推动各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 共同体,使既往的无序竞争变为有序协同,推进的“上下”联动。
同时,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施差别化医保报销比例,在基层就
诊可以获得更高比例的医保补偿,在基层就诊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高于在大医 院就诊,扩大基层医保报销的药物目录,对于在上级医院已经确诊、明确了治
疗方案、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的患者,所需要的药物都可以在基层卫生机构拿 到。目的是引导和吸引患常见病、普通病的患者更多的利用基层服务,缓解大
医院看病拥挤的问题,还可方便居民看病,减轻经济负担,使医疗资源得到更 有效的利用。
刚才介绍了,为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 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请问吴明教授,您觉得医疗卫生行业有哪些特 点?什么样的薪酬制度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
近期,在收入分配上应该考虑到医生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强、
难度较大,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责任重,职业风险高,且要终身学习等,允 许突破事业单位现行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控水平。长期,可以通过市场来体现,
如果这个行业的吸引力不大了,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学医了、不愿意做医生了, 说明薪酬水平没有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因此,在医务人员的薪酬分配上
应该逐步纳入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