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动态>详情

党建动态

党建活动丨“我是党员,有事找我” 党员示范引领新模式

来源:西安济仁医院 作者:西安济仁医院 发布:2021-07-04 15:56


【案例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工作,提出了社会组织党的工作“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双覆盖要求,并逐渐加强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民营医院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在“引领办院方向、规范医院发展、监督政策执行”方面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党员在“服务群众、技术创新、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西安济仁医院作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全省社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规范党组织建设、壮大党员队伍、发挥两个作用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做好“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科室”、“学雷锋示范岗”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党员示范引领新模式,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注入了推进剂,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案例载体】

进入医院,在各病区、窗口科室醒目位置均设置 “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党员联系点公示牌,党员的姓名、科室、服务承诺及个人联系方式向社会公示,接受患者的监督,为患者及群众来院办事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医院是公共场所,是服务机构,普普通通的一块牌子,不仅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服务形象,拉近了党员与患者的距离,更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了“党员就在你身边,服务没有上下班”的服务承诺。


【主要做法及效果】


案例一:党建+医疗救治

重大突发事件方面党员先上,冲锋在前。

2017年8月10日23时30分,西汉高速一号隧道发生特重大交通事故。车祸造成36人当场死亡,13人受伤。医院承担了13人中5名重伤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在这场生与死的救治过程中,120急救队党员冲锋在前,冒着危险第一时间进入现场,他们用过硬的急救技能寻找生存者;在急诊抢救室,党员技术骨干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开展联合会诊和救治;在重症监护室,党员医护人员不分昼夜、无怨无悔,轮流守护危重患者。

在这场特大医疗救治工作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技术骨干精准施治,他们用敬佑生命、勇于担当的职业操守生动地诠释了“我是党员,有事找我”的庄严承诺,用技术和毅力让5位重伤患者转危为安,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高度的负责精神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案例二:党建+技术创新
广泛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身边无差错、无事故、无违纪违法”活动,倒逼党员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党员有身影、工作有回声、服务有作为。
医院共有党员57名,其中医务人员占比例80%,业务骨干占比例61%。院党支部从医院发展的大局出发,发挥党员业务骨干在推动技术创新,钻研业务、攻坚克难,抢占技术新高地方面,成立了以支部书记胡耀俊同志为医疗总监、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成员的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专科联盟、“三大中心”、“三大介入”组织建设,关键时刻亮明身份,主动作为,奋勇争先。2018年11月2日,医胸痛中心(基层版)于顺利通过国家认证,并被纳入国家胸痛急救地图,有幸成为陕西省民营医疗机构、西安市二级医院中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通过积极创建以胸痛中心为核心的“三大中心”建设,有效推进专科联盟组建工作。两年来,医院先后接救急性胸痛患者800余例,溶栓治疗116例次、实施冠脉造影术410余例、心脏支架置入术183例;2020年,又独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及鄠邑区首例双抗心脏起搏器安装术,为鄠邑区乃周边人民就医提供了方便,不仅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案例三:党建+责任担当
困难面前,危难关头,党员率先垂范,彰显责任担当。
信念催生力量,使命笃定前行。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条抗疫战线中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
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医院新冠预检分诊、新冠发热门诊的轮流值班中,党员医护人员排的班次最多。他们服从大局,听从安排,往往是下了夜班,就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值守中。
在酒店医学隔离点,院领导主动担当,党员同志带头参加,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对每一个回国及返乡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体温监测、送吃送喝,负责房间消毒、垃圾清运,连续工作最长达40天,他们总是吃苦在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在西安市北环医院120转运点,以党员为先锋队参加市区120新冠疑似及确诊病例转运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高质量完成每天的转运工作,表现尤为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其中,共产党员、急诊科杨波副主任带领3人组建的第一批转运小组,在西安疫情最严重的关头,连续奋战在疫情一线100余天。
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随着湖北、武汉疫情的不断加重,驰援湖北、武汉已迫在眉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行动彰显担当,院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向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志愿者及医疗骨干发出驰援武汉的集结令。在组建援鄂医疗队时,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医院先后选派10名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分两批驰援武汉,在武汉抗疫一线有3名同志表现突出,被省卫健委机关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实现火线入党。
他们以坚强的意志、笃定的信念,在关键时刻,勇担使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员,有事找我”的庄重承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案例四:党建+公益志愿活动 
感党恩,牢记使命,奉献社会。
作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和全省五星级党组织,院党支部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成立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组成的义诊小分队、入户评残医疗队、健康扶贫帮扶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春节、中秋节走访慰问贫困户及义诊送药送健康活动20余次;节假日深入贫困户及重度残疾人家中,开展健康扶贫及入户评残工作,服务人群1000人次;母亲节、重阳节走进社区、养老院开展了以“关爱老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党员带头、全员参与开展扶残助残爱心捐款助学及扶贫帮困暖心资助活动,捐赠爱心资金10余万元。几年来,医院多次被区委、区政府及区级有关部门授予“健康扶贫先进集体”、“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2019年5月,医院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严育斌院长受邀参加颁奖仪式,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串串爱心的足迹,公益活动有党员、困难面前党员上,坚持党建领航,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的红色基因教育党员、引导员工积极向上,凝心聚力,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聚光发热,用热情、用汗水、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新时代民营医院“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党员示范引领新模式的最美篇章。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人才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法治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专家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分会关于招募口腔行业专家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