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再生康复如何重塑康复医学的未来
日前,2024CNMIA康复大会暨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3000余名康复医学届代表齐聚杭州,共同探讨康复医学建设与发展的机遇。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毕胜教授,在大会主论坛以“再生康复-康复医学的未来”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再生康复技术正逐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为疾病治疗、组织修复乃至器官再生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毕胜认为,传统的康复医学侧重于通过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来恢复患者的功能,再生医学则是创造活体功能组织以修复或替换因年龄、疾病、损伤或先天缺陷而丧失的组织或器官功能的过程,两者相结合诞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再生康复。根据大量的研究,康复医学的手段和再生医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再生医学的效果,恢复患者的病前健康状态和功能。
在临床应用方面,毕胜表示,再生康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膝关节炎、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治疗上,并避免手术风险,也使得患者恢复更为迅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治疗手段将有望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从而推动医疗效率的提高和医疗成本的降低。
“在再生康复过程中,干细胞疗法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毕胜认为,干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其分泌的生物因子发挥作用,这些因子能够促进受损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此外,再生医学不仅限于干细胞技术,还包括组织工程等前沿手段,例如通过生物技术重建器官功能,或实现软骨、肌腱等组织的再生。这些多元化的技术应用显示出再生医学的广阔前景。但是,干细胞药物研发和获准进入临床应用市场需要较长时间的和较高的成本。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为例,目前,全球有上千个注册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获批只有12款产品作为药物进入临床使用,中国尚未有此类产品。
在此背景下,自体再生疗法(ART)在这种情况下是值得考虑作为一种治疗选项。这种疗法就是利用患者自己身上的细胞或组织,来帮助修复或再生那些受损的部分。因为用的是自己的细胞或组织,所以通常不会有像用别人的细胞那样出现过敏或者免疫排斥的问题。简单来说,人体自身的血液、骨髓甚至脂肪都可以成为这种治疗方法的“原料”,医生在此更像一位人体精华的搬运工,通过特殊的技术提取这些“精华”,再植入回体内,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
自体再生疗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从患者身体里分离、提取出一些细胞,然后在实验室里把这些细胞培养、扩增,再输入或植入患者身体里,去修补特定的组织或者治疗疾病。另一种方式则是在手术室内直接处理从患者身上取出的组织或细胞,处理完马上就在同一个场所植入患者体内。移植回体内的物质不一定全是干细胞,其他细胞或组织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再生医学与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无限可能。”毕胜发表个人观点,“再生康复未来的治疗方式将更多依赖于患者自身组织的再生并恢复正常功能,代替传统的人工植入物和手术治疗。随着技术的进步,再生康复技术将有望减少对原有传统医疗与康复技术的依赖,提升治疗效果,最终降低医疗成本,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