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SIMC要闻 | 深化行业评价与国际合作,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5年10月30日上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一行莅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进行工作调研与座谈交流。协会医疗质量评价部主任董慧、国际医疗旅游部负责人门亚哲,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董事长周明华、总经理彭添智等相关人员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行业标准化建设、国际医疗合作深化及医院发展战略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实地走访
体验国际化特色医疗环境
会议正式开始前,在医疗业务部主任王奇金的陪同下,协会代表一行实地参观了医院重点科室。走访涵盖了国际化的门诊区域、配备先进设备的康复医学科以及专注于疑难脑病诊疗的脑病中心。王奇金主任详细介绍了各科室在特色技术、设备配置、服务流程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使协会代表对中心“让医疗服务充满关爱”的建院理念和高端医疗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中心概况
夯实高端国际化发展基础
座谈环节伊始,王奇金主任代表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整体情况作了系统介绍。他回顾了我院作为上海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国际化医疗平台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自建院之初即秉承的新加坡建筑理念与国际服务标准。王主任重点阐述了我院“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包括在国际商保支付方面建立的显著优势、系统化高端医疗设备体系,以及依托地处张江区域优势开展的各类国际医疗合作项目,全力打造上海市医疗旅游示范基地,为后续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行业评价
以标准体系引领规范发展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疗质量评价部主任董慧重点介绍了协会开展的“社会信用等级与服务能力星级”评价工作(简称“双评”)。她指出,“双评”是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规范管理与品牌塑造的重要行业自律举措。该体系是经国家标准委备案的团体标准,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估,引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赢得政府、社会及患者的信任。董慧主任期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积极参与“双评”,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管理体系,争做非公医疗机构的标杆与示范。

拓展国际视野
以深度合作驱动能级提升
协会国际医疗旅游部负责人门亚哲就国际资源对接与合作提出指导建议。她介绍了协会在协助国内医疗机构引进国际优质医疗资源方面的工作,并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英国、美国等知名机构已有的合作成果表示肯定。针对我院正在推进的与日本顶尖医疗机构在特色专科领域的合作,门亚哲主任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助力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继续打通更多国际医疗合作新通道。

运营实践
构建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体系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总经理彭添智从运营管理角度分享了我院在提升服务能级方面的创新实践。彭总经理指出,我院正致力于构建以患者体验为核心的全流程服务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彭总经理特别强调,我院积极探索符合非公立医疗机构特点的合作模式,通过差异化服务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医疗市场中开辟独特发展路径,为患者创造更多价值。
明确发展战略
以特色专科铸就核心优势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董事长周明华在座谈中系统阐述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核心发展战略。周董事长强调,面对当前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我院必须坚定走“差异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聚焦重点专科特色病种、治疗技术,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周董事长指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在关键领域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深化与欧美、日本等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推动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本地化落地。他特别强调,“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规范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院将以参与“双评”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内部管理的系统性与标准化水平,打造值得社会与患者信赖的高品质医疗平台。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的专业指导与资源支持下,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继续深化国际医疗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与品牌塑造,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前沿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