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情

行业动态

重磅!深圳放开基层社会办医

来源:深圳卫计委 作者: 编辑整理:“医学界”微信号 发布:2016-03-18 15:17

近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深圳卫生强市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取消有关社康中心数量、选址距离等的限制,与政府举办的社康中心在政府购买服务、人才保障、预约转诊、医保协议管理等方面享受同等政策。

改革亮点:为社会办医预留10000张病床的发展空间

留空间:“十三五”期间,按照10000张病床的配置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医院预留建设项目用地。

给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康中心,取消有关社康中心数量、选址距离等的限制,与政府举办的社康中心在政府购买服务、人才保障、预约转诊、医保协议管理等方面享受同等政策。

重奖上等级:对取得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资质的社会办医院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万、1000万奖励,取得二级甲等资质的社会办专科医院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年均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奖励补助约1.4亿元。

小编点评:放开基层社会办社康中心的限制,意味着基本医疗市场的开放,是件大好事!

改革亮点:社康医生待遇不低于医院平均水平

分级分类补助:逐步提高三级医院的急诊、住院和专科门诊补助标准,逐步降低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补助标准,相对提高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建立合理诊疗负荷量控制机制,对三级医院超负荷的基本医疗服务,降低财政补助标准,保障服务质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保障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不低于举办医院同类同级医务人员的平均水平。

调整价格: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打包项目范围、调整收费标准。提高家庭病床建床费、家庭病床巡诊费、医护人员出诊费等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打包付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保报销比例,降低市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在罗湖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医保支出“总额控制、结余奖励”机制。

小编点评:只有给基层医生不低于医院医生的收入,甚至高于医院水平,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愿意当全科医生,并下沉社区。

改革亮点:全市七成普通门诊基层解决

强基创优:人财物重点向基层倾斜,提升社康服务能力。到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承担全市70%以上的普通门诊量。


提高建设标准:将规划新建的政府办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配置标准提高至1000平方米以上。逐步形成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一体化运营、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完善医院与社康中心的检验检查和用药衔接机制,建立医院与社康中心之间的远程医学服务系统,推动心电图、B超等检查项目实现“社康检查、医院诊断”。


完善双向转诊:2016年,建成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全市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设置全科医学科,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号源、接诊、检查、住院方面实行“四优先”。即优先开放专科号源,对其转诊的病人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小编点评:没有优质医疗人才的下沉,就没有普通门诊患者的下沉。优质人才的下沉取决于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并放开医生开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