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抗疫风采>列表>详情

本地防控

直击疫情 会员风采丨绵阳万江眼科医院——防疫不误救治,仁心乃本心

来源: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作者:陈丽 发布:2020-03-03 15:32

“疼得踏脚脚,不停地喊医生你快给我看下。”绵阳万江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董万江深深记得王婆婆刚来医院时的痛苦情景。原来王婆婆双眼得了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危机关头,越考验医院带头人的责任意识,考验医者的本心。

 “同一人角膜,同一天手术,同一个病房,同一天出院。感谢捐献人,我们都是有缘人。”口罩也挡不住病房中亲如姐妹的两人的好心情。

秀芳是经开区松垭镇人。2月5日,她接到万江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冯梅的电话:“你的眼睛在药物的控制下,病毒相对稳定,是移植角膜的最佳时机。现在有人捐献角膜了,你有没有出过远门?体温是不是正常?有没有感冒咳嗽?出门有没有戴口罩?”秀芳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她的儿子也觉得疫情期间去医院的人少,更何况医院消毒灭菌要求更严格、标准更高,反而是安全的地方。

2月8日,冯梅医生和谭萨医生同台为秀芳的左眼做了角膜移植手术。

秀芳是个勤快人,每年养四季蚕,每季20-30克,一养就是20多年。家里5亩多土地被苗圃基地租用,夫妻俩在苗圃基地打工。80多岁的老母亲操持着家务事,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孙子上学,一家四代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她记得7年前有次摘桑叶时,用袖口揉搓了发痒的眼睛,左眼就出现了又红又流泪的现象。她七拐八弯找熟人,在绵阳一家综合医院检查诊断为角膜病毒性感染。“要移植角膜,绵阳现在还莫法做这种手术,你去成都看看。”眼科专家直言相告。

秀芳不愿再奔波,时常吃点消炎药。心里想着反正还有一只眼睛能看见,乡里乡亲也知道她的眼睛是啥病,不会担心传染人。

一晃就拖到了2019年11月,她来万江眼科医院检查,冯医生告诉她的左眼是角膜白斑,可以移植角膜,不过要排队等候捐献角膜。

她已等了7年,还要等多久?

2月4日,一位逝者捐献了角膜。这份爱改写了秀芳和桂花的人生。

桂花2月4日来万江眼科医院治疗右眼,恰好是董万江坐诊。检查结果是一长串的医学术语:“大泡性角膜病变、内皮功能差、继发性青光眼伴高眼压、白内障、眼外伤、屈光不正……”她赶在疫情风险期来医院,正是因为眼睛让她太难受了,只是不知道病情这么复杂。

桂花的右眼小时候曾受伤,眼内留下一丝永久裂痕。半年前,她打扫清洁时不小心“渣渣”又掉进了右眼,感染、疼痛时常困扰着她。

桂花入院与秀芳住进了同一个病房,也在2月8日这一天,董万江主任医师、冯梅、何苗副主任医师同台为她做了角膜移植、晶体植入联合手术。这是川西北地区少见的一台疑难手术。

“眼压不高,角膜透明,晶体反应很轻。”董万江边检查边与即将出院的桂花分享喜悦。

“看得清楚多了,简直是惊喜。感谢捐献人,感谢董院长在病毒发疯的时候敢抢救我的眼睛。”桂花爽直的话语温暖着医务人员。

同一人的角膜拉近了姐妹俩的距离。她们的眼里多了一份亲情,她们的心里感激着同一个人,她们深信这就是缘份。

“新鲜角膜越早移植越好,最好在一周之内移植,否则就浪费了。在严格控制疫情输入和院内感染的前提下,医院完全具备做手术的条件。”冯医生十分珍视捐献人的爱心。

一名从医40多年的医生,董万江最牵挂的是病人。作为一名建院近20年的医院院长,董万江深知肩头的重任。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我院实行医务人员、普通病员与发热门诊“三通道”管理,严格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住院病人陪护探视制度,净化就诊空间和环境,加强医务人员安全防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患者救治,坚守岗位守护身边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