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抗疫风采>列表>详情

本地防控

直击疫情 会员风采丨河南圣德医院新冠留观病区医护团队速写

来源:河南圣德医院 作者:河南圣德医院 发布:2020-02-04 18:53

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武汉。为防控疫情蔓延,1月23日,河南省卫健委发布《河南省设置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名单,河南圣德医院作为信阳市第2家三级综合医院醒目在列。第二天大年三十,医院领导紧急开会决定迅速启动新的、独立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病区,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医疗队伍。通知一下发,各科室迅速行动,呼吸内科主任孔松奋勇当先、眼科主任杨波主动请缨、各科室护士踊跃报名……随即,由8名医生、12名护士组成的精干团队,成为河南圣德医院第一批冲在最前沿、战斗在留观隔离病的白衣卫士。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全国人民喜迎新年的时刻,以孔松主任为首的留观病区医护团队却在忙碌着创建隔离病房、搬运仪器设备、准备药品耗材、筹集防护物质、设置通道标识和清洁消毒区域、规范诊治流程、组织学习培训……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忙碌,终于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26日上午就接诊3名疑似病例。



年过六旬的孔松主任,身为主任医师,曾在某三甲医院从事呼吸内科疾病诊治30多年,对呼吸科急危重症的诊疗和支气管镜检查具有丰富经验,是河南省呼吸学会委员、信阳市首届呼吸学会主任委员。在2003年抗非典战役中,担任信阳市专家组首席专家。时值冬春呼吸疾病高发季节,其临危受命兼任留观病区主任,他每天处理完留观病区疑似新冠病人后,还要参加医院指挥部会议及专家救治小组会议,并兼顾原在呼吸科病区住院的重症患者和在呼吸门诊等待他的较多老患者,每天在新冠留观病区、呼吸科病区和门诊以及医院指挥部四地穿梭忙碌,累得老同志腰酸腿疼脚麻,可他说:“没事,习惯了,晚上休息下就又缓过劲来了”。


在原解放军154医院从医20多年的眼科主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杨波,此次主动请缨参战,被临时任命为抗新冠留观病区执行主任。他从1月25日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在留观病区奋战了8个昼夜,全天24小时吃住在病,饭菜别人送,用电话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家中父母和妻儿都住在市内,可春节不能团聚,不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和辅导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妻子在政府工作目前也是紧张地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孩子只能交给岳父岳母带,内心很是惭愧。然而,这位军人出身的坚强男子汉,在接受采访时却爽朗地说:现在是关键时期,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曾经的军人,经历过很多严峻的事件,我有经验,能应付得了,并再三向医院领导对他们的关怀、向给他们送饭的后勤人员,表示感谢。

重症医学科主任潘赫男,来自原解放军151医院,在ICU呼吸衰竭、创伤性休克、中毒性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可谓印证了他的实战经验。早在医院设立留观病时,他就提前准备好了有创呼吸机、深静脉穿刺等设备。1月26日留观病刚接诊疑似患者,就有一名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人入住。当晚,该患者重度呼衰,情况十分危急,潘赫男主任接到电话后,一路小跑赶来抢救,这些设备全部派上用场,经过3个多小时、前后两次极力施救,这才让病人趋于平稳。

80后护士长张丹,家在漯河,其与做生意的老公在信阳打拼,由于自己近段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6岁的儿子只好交给老公带,自己已一周未见到儿子的面了。因为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甚至不敢喝水和多吃,一进病就4个小时不能上厕所,每天一身汗。从事护理工作12年,并且具有7年RICU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经验,她不仅熟练操作有创呼吸机、微量泵、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和取咽拭子标本、经气管插管吸痰、深静脉穿刺护理、动脉血气等技术,还要带教、指导年轻的护士。留观病10多名护士都是从各科室抽调来的,因为业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组织协调管理起来还真不容易,但张丹利用自己娴熟的技能和果敢麻利的作风,赢得大家的信任与敬佩。

还有王礼正主任、杜广建医师、舒明医师……

还有朱小鑫护士、吕亚婷护士、朱黎护士、关利杰护士……

一连串的名字。

河南圣德医院留观隔离病,这支由20名白衣战士组成的团队,是一支团结奋进、英勇顽强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冒着被感染的生命危险,不讲条件,逆行而上,克服一连数小时不上厕所、一连数天不换衣服、脚磨起泡、腰腿疼痛等各种困难,始终坚守,用爱尽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神圣、医德惟大”的圣德使命。

他们是英勇的白衣卫士,是河南圣德医院的旗帜!

信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曹启合    编辑:郭鑫   

责编:丁   羽    终审:曹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