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实话石说丨当“大姨妈”驾到,用药也请小心!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石浩强 发布:2020-11-09 14:28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石浩强主任合作的药学科普类专栏——《实话石说》震撼来袭!
越科普越热爱,为健康大中国添砖加瓦!基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及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的支撑,我们力求在药学科普方面发挥社会辐射效应,帮助他人、提升自我,科普生活常见药学知识,定于每周五发表药学科普类文章一篇,欢迎各地方协会转载。


月经对于女性习以为常,但有时又是痛苦的记忆,基本上每月会来一次,并持续3~7天。在经期,女性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易疲劳、疼痛等不适感,事实上这些反应都是因为子宫内膜脱落而引起的,当然还会出血。那么如果当“大姨妈”驾到,而又恰巧生病了,是否可以正常用药呢?会不会有影响呢?有哪些药物是月经期需要谨慎使用的呢?我们来罗列常见的6种经期不宜使用的药物!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①在月经期需要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肝素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等。这些药物可以使人体的凝血功能下降,可能会导致经血量增加,经期延长。另外,具有活血作用的中药也需要谨慎使用,如含有三七、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成分的中药。

止血药物


止血药物,如肾上腺色腙、止血芳酸、氨甲环酸等等,其可增强机体的凝血功能,从而引起经血不畅。此外,一些具有较强止血功能的中药或者中成药也需要慎重使用,例如白及、仙鹤草、茜草、大蓟、小蓟、云南白药等等。

制 剂 

③在经期,局部用以对抗阴道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的制剂尤其是阴塞制剂),如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皮肤康洗液、克霉唑阴道片等禁止使用。这是因为处于月经期的女性,子宫内膜充血,宫口开放,阴道的酸性环境被经血的中性所替代,防御能力下降,容易滋生微生物。此时,局部用药容易诱发子宫腔内发生感染,所以需要暂停使用。

溶剂性的泻药

④在月经期,容积性的泻药应当避免使用例如硫酸镁、硫酸钠等。这同样是因为处于月经期的女性,子宫内膜充血,而硫酸镁、硫酸钠的导泻作用又较为剧烈,可刺激肠壁,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大量失水,所以经期妇女应当禁用硫酸镁进行导泻。中药类的泻药如大黄、番泻叶、巴豆等,导泻作用也较强,所以也不宜在经期使用。性激素类药物


性激素类药物

性激素类药物可影响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月经期时持续使用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所以需要慎重考虑用药的利弊关系,例如雄性激素可能会导致月经减少,黄体酮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甚至出现闭经。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用以缓解痛经,日常较为常见,但仍需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有报道提及患者在服用萘普生治疗痛经时,导致了月经中断。在使用双氯芬酸,消炎痛、萘普生时,出现了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的极端情况。事实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日极限剂量,服用过多反而会产生肝损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如多潘立酮、左甲状腺素钠可引起女性月经不调,螺内酯的抗雄激素样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

一般来说,当“大姨妈”莅临时,还是可以正常使用药物的,但在生理特殊期,女同志还是应当充分考虑用药的利弊关系,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出血量增大或者减少,可能增加子宫腔发生感染风险的药物。


如上所述,虽然在月经期,某些药物不宜使用,但也并非绝对禁忌,女性朋友还是应该把握好“禁用”和“慎用”的“度”。当然,处于月经期的女同志,从药理学的角度而言,不同于老人、孩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但基于合理安全考虑,用药前最好还是咨询医生或者药师,“用”还是“不用”,“用”哪种药才相对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以求安全度过这一特殊生理时期。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简介



石浩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用与能力评价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使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者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系部学术委员会委员;黄浦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黄浦区医学会药事质控专家组成员;黄浦区人民陪审员;第2届黄浦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委;第2届黄浦区科协代表,第2届黄浦区红十字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医刊》特邀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