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实话石说丨“与时俱进”的外用消毒药水变迁史!(上)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石浩强 周文璐 发布:2022-10-21 15:18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擦伤、割伤等外伤也较为常见。为了应对这些意外,许多家庭的小药箱中都会备有外用的消毒药水,以备不时之需。

常用的消毒药水有红药水、紫药水、酒精双氧水碘酒、碘伏等,人们较为熟悉的应该是红药水和紫药水了。但近年来,药店中红药水、紫药水却似乎已经“退出江湖”了,而频频推荐使用碘伏。为什么人们熟知的红药水、紫药水较难买到了呢?在需要使用消毒药水时,应该如何抉择呢?碘伏真的那么有用吗?

这期我们来讲有关于红药水、紫药水、酒精的故事。

沉寂”的红药水

红药水又叫红汞,顾名思义,含有重金属汞,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但其对细菌和芽孢无效,一般用于浅表创面皮肤外伤的消毒,虽然在过去是较为经典的消毒药水,但因为其穿透皮肤的作用较弱,抑菌效果较差,且容易受到有机物、碱性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消毒的效果,此外,汞及其无机化合物已经被WHO归为3类致癌物,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正是由于红药水的消毒效果差且可能存在的对于人体的潜在毒性大大制约了其使用,所以才会逐渐消失于临床使用。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全面禁止红药水的使用,但在使用红药水时需格外注意:不可大面积的长期使用,以免汞中毒;在使用红药水时千万不可与含碘的制剂,如碘酒、碘伏一起使用,以免形成毒性较高的碘化汞而徒增遗憾。

“致癌”的紫药水

龙胆紫又称甲紫,是一种碱性染料,而紫药水则是甲紫的水溶液,常用浓度为0.25%-2%,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消毒药水,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组织无刺激性,且可与粘膜、皮肤表明凝结成保护膜而起到收敛作用,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对革兰氏阴性菌则无效,其杀菌效力介于红药水与碘酒之间,临床上多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伤、湿疹、疱疹、咽喉炎、鹅口疮等。国外有相关的动物实验表明甲紫是一种剂量相关性的致癌物,全身性用药可致癌,我国90年代也有文献指出甲紫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不宜用于粘膜及开放创面上。英国已经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限制在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表面,且严禁内服。

我国同样没有禁止紫药水的临床使用,但在使用时需注意:紫药水不可用于化脓性的创口,因脓液可降低紫药水的消毒效果,而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又可使脓液无法流出,会掩盖病情且使感染向深部扩散;紫药水对于眼角膜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避免入眼,一旦入眼,应及时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紫药水也不宜与红药水、碘酒一起使用,以免药效降低;对于婴幼儿而言,以不用或少用紫药水为宜,因其可引起婴幼儿烦躁不安、哭闹、易怒等不良反应。


“刺激”的酒精

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以75%浓度的消毒作用最强,可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死亡,并在2分钟内杀死皮肤表面90%的细菌。

然而,酒精存在着一定的刺激性,皮肤破损、粘膜处不宜使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使用。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下期《实话石说》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双氧水、碘酒、碘伏,帮助他人,提升自我!


❖编辑:周文璐(交大医学院健康科普摇篮计划支持)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