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来源: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作者: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发布:2017-08-28 16:44

精神与心理专委会筹备工作会议现场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于2017年8月24日在北京怡宁医院顺利召开。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驻会副会长赵书贵、副会长管伟立、会员组织部主任王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旭东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赵书贵副会长主持。会议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的办会宗旨、组织框架、工作目标及任务展开探讨与规划,明确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驻会副会长赵书贵主持会议

郝德明副会长兼秘书长讲话

会上,郝会长全面介绍了我国非公立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的工作情况。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健康中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郝会长指出,目前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44.4万余家,其中非公立医院16986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 57.2%。非公立医疗机构虽面广量大,但服务量不到20%,这主要制约于人才匮乏,根本原因是当前医务人员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但随着人才“松绑”,全国多点执业和区域自由执业政策的开放,这一现状将得到明显改善。

郝会长表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于2014年8月正式成立,协会的两大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办医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开展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三个重点工作,并通过产业链、学术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四个链”的建设来推动工作部署和开展,目前协会正在开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和能力评价的双评工作,积极推动双评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年检校验、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事中事后监管挂钩。郝会长强调,协会及专委会作为行业管理组织,要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广泛性,要鼓励公立医务人员参与到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中来,医疗机构分公立与非公立,但医务人员是社会人,不分公立与非公立。最后,郝会长表示希望在总会的支持下,精神与心理专业委员会能够早日成立,共同推动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的发展。

赵靖平教授作精神与心理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作了精神与心理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精神心理专委会成立背景、成立目的、筹备工作进程、会员发展、委员推荐工作情况及专委会会徽设计、专委会工作计划及主要任务。重点介绍专委会将着力于“四个链”的建设与发展,第一是产业链,非公立精神心理服务机构要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互补,满足公众多元化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第二是学术链,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总会指导下,开展非公立精神卫生行业双评工作,提升非公立精神心理服务机构的诚信经营和行业自律;第三是资金链,积极对接社会医疗投融资机构,解决成员单位发展的资金问题;第四是人才链,制定非公立精神医疗机构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组织全国精神心理专家开展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提升非公立精神心理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此外,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代表分别发言,表达对专委会成立的高度期待。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赵旭东教授讲话

经会议表决通过,正式成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精神与心理专委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担任、副主任由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赵旭东院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向群书记、深圳康宁医院刘铁榜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叶敏捷副院长、石家庄心理医院张彦平院长、辽宁省东港市精卫中心曲诗钟院长、天津建华医院杨桂伏院长担任,秘书长由北京怡宁医院杨怡担任。

管伟立副会长讲话

协会副会长温州康宁医院管伟立董事长表示,我们要借助专委会推动非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自律、规范、高速发展,相信专委会在中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中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赵会长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希望通过精神心理专委会平台的建立,汇聚精神卫生专业人才、互联网人才、社会资本,合力解决非公立医疗精神心理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动促进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的发展。

欢迎全国从事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互联网及投融资等相关机构和个人加入我们。专委会会员组织管理联系人:杨怡,电话/微信1585851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