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关于组建援沪血透志愿者医疗队工作的思考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发布:2022-06-09 09:57
今年3月,上海疫情十分严峻复杂之际,尤其是浦东新区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告急时刻,受浦东新区疫情防控办紧急委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于4月1日凌晨,连夜向全国全行业紧急动员,组织招募血透医生和护士志愿者。当日,即由来自全国21个省市176名医护志愿者组成了“援沪血透医疗队”,分别支援上海16家公立医院血透室。他们与时间赛跑,从杭州转道,第一时间赶到上海,立即投入到抢救病人和抗击疫情双重任务的战斗中去。这是由社会办医人组成的一支特殊志愿者医疗队,也是第一支驰援上海的大型血透专业医疗队。这支快速组成的志愿者医疗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办血透医疗机构的蓬勃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抒写了当代社会办血透人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彰显了社会办医投资人的医疗情怀和社会责任。



回顾本次血透志愿者医疗队的组建过程及工作情况,结合2020年驰援武汉抗疫经验,现将有关思考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将医疗队统一纳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抗疫工作是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和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的,因此,组建志愿者医疗队,要提前与受援地卫健委、疫情防控办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或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要求组织医疗队员。志愿者招募条件、招募人数、支援单位、主要任务、支援时间等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函,明确支援保障和管理关系,并根据以上要求做好志愿者医疗队进驻上岗准备。同时,要加强与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报沟通并争取支持备案,为后续返乡隔离、享受当地抗疫政策保障打好基础。

抗疫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随时有各种突发和意外事件,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医疗机构,组织机制较为松散、自我保障能力较弱。为切实保障抗疫前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要重视发挥社会办医的力量和作用,将志愿者统一纳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医疗队派遣、组织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与志愿者进行充分有效沟通

招募志愿者时,除了对志愿者执业资格、血透上岗证、业务能力和身体条件等进行筛选,还要明确告知如下情况:

一是志愿服务要以大局为重,始终以公益性为目标,提供志愿服务时要“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遗余力”。

二是志愿者主要支援医院透析室工作,受援医院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必要保障,对于工作强度、生活条件、待遇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是志愿者完成支援后的撤离工作,原则上是“怎么来,怎么回”,特别是抗疫阶段性完成时,公共交通没有完全开放,可能面临不能及时返回的现象,志愿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撤离过程中的等待及困难。

四是志愿者报名抗疫,其本人一定要征得所在单位及家人的同意与支持,不能因此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引发家庭内部矛盾。

三、动员社会办医龙头医疗集团成建制派出支援小分队

本次招募工作,优先采取以单位组建最小救治单元“1个医生加5个护士”的形式,动员龙头医疗集团将本地区或相关机构的志愿者组织起来,组成集团联队,负责一个区域或一个班次。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龙头医疗集团组织协调、示范带动、待遇兜底等作用,便于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配合和相互照顾。例如,本次血透医疗队近50%的志愿者由达康医疗、费森尤斯、百伦医疗、威高集团、湖北旭诚等血透领域龙头医疗集团组织招募,并提供了部分经费和物资保障工作,成为医疗队的核心骨干力量。

四、优化编组提升抗疫应急援助水平

志愿者的及时驰援,迅速缓解了上海血液透析治疗的供需矛盾,确保透析患者得到及时充分规律的治疗,得到了受援医院和血透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是应急小分队哪里需要哪里去。本次血透医疗队编成 16个分队,分别支援以浦东新区为主的16家公立医院。4个分队共54名志愿者承担阳性定点医院工作,3个分队70人承担应急透析室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工作,1个分队9人承担传染病患者的透析治疗,有的分队几乎整体接管所支援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医疗队支援近2个月,开展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17950例次,其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880例次,为感染新冠患者透析2052人次;参与病房收治肾脏病患者约500例,参与抢救约50人次。

二是建立疫情管控下透析医疗秩序。在疫情定点、闭环、隔离等管控条件下,由于专业医务人员短缺、透析患者由卫健委统一安排分类分批治疗、患者并发症多等综合因素,急需支援人员快速建立完善的透析秩序,优化透析流程、健全透析治疗文书、提高收治效率,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为更多的透析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三是依托专家优化治疗方案并组织系统性培训。医疗队依托专委会主委梅长林教授,组织专家对透析中遇到的难题定期进行讨论,对倾向性问题及时组织系统性培训。比如,组织专家研讨如何提升CRRT治疗安全及效率的同时确保透析充分性,开展CRRT机治疗理论和操作培训,研讨阳转阴患者透析过渡时间,探索应急透析室组织管理、新转入患者病史不全情况下的透析策略等。

五、充分发挥协会平台保障协调作用

一是成立临时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从提高觉悟、强化理念、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医疗队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每天的领队会议,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全体志愿者大会、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倾听队员心声、交流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际困难等。

二是邀请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费森和贝朗公司的教授专家以及医疗队中的党员骨干,开展9场关于自我防护、心理健康、工程技术、党员模范作用等系列讲座。通过协调媒体对队员进行采访报道、向志愿者定向征文等举措,鼓舞团队士气、舒缓队员情绪、激发队伍活力。

三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进一步弘扬和展示社会办医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愿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重要贡献。新华社以“让疫情下的血透不停‘析’ 这支医疗队做到了”,还有中新社、上海卫视、东方卫视、文汇报、上海日报(英文版)、南方周末等权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医疗队进行报道。此外,《健康报》刊登我会署名工作建议,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专门向协会发来感谢信,为志愿者颁发纪念证章等。

四是向每位志愿者和所在单位致信慰问,并向队员所在省市卫健委发送商请函,使其知晓该同志援沪抗疫工作情况,并商请落实与公派医疗队员同等待遇。

五是组织队员到第三方集中隔离休整。随着上海疫情稳中向好,志愿者陆续结束支援任务、开始返程。协会通过多方协调,最终妥善完成所有志愿者的撤离休整保障工作。

六是建立抗疫志愿者信息管理库,将志愿者的个人意愿、专业能力、熟悉的设备型号等关键信息入库进行全面动态管理,以便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组建就近、对口、精准的支援医疗队。

总之,协会将持续为志愿者搭建建功立业、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投身抗疫的平台和机会,志愿者也将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诠释“爱心是志愿者最好的舞台,奉献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本文旨在结合本次组建援沪血透医疗队工作经验,对如何加强疫情条件下血透患者医疗救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反思,希望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并进一步提高完善全行业医疗应急处置能力。

(供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分支机构丨关于招募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关于开展预防接种情况调研的通知

招商合作丨第十届学习型医院院长论坛商务合作邀请函

关于为抗疫医务人员志愿者提供心理公益服务的通知

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工程师招聘公告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招聘公告

招聘公告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分会招聘公告

招商合作丨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社会办医智慧健康创新大会合作邀请函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