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实话石说丨被蚊子“亲密接触”了,用风油精还是清凉油?(下)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石浩强 发布:2021-07-09 17:46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石浩强主任合作的药学科普类专栏——《实话石说》震撼来袭!
越科普越热爱,为健康大中国添砖加瓦!基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及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的支撑,我们力求在药学科普方面发挥社会辐射效应,帮助他人、提升自我,科普生活常见药学知识,定于每周四发表药学科普类文章一篇,欢迎各地方协会转载。

上期,我向大家重新介绍了我“风油精本精”和我的好兄弟“清凉油”,(☞点我回顾上期精彩)大家是不是对我们多了一些了解?那么也有一些朋友会问,既然使用“风油精”和“清凉油”有那么多禁忌,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呢?快来进入今天的“科普时间”来一探究竟吧~
被蚊子“亲密接触”后
为什么会痒呢?
人们经常说的被蚊子叮咬了,其实并不是真的被蚊子咬了,而是蚊子用它的喙刺穿了人体皮肤的上层,一旦冲破表皮,蚊子就会在真皮层中寻找流动血管,当蚊子找到一个良好的管道时,它就会向伤口释放一些“唾液”。

事实上,蚊子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成分,以保持血液的流动,从而保证它能够从容地“大快朵颐”。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何等的强大,当意识到正在发生一些“入侵事件”时,就会立即采取行动以应对之。事实上,人体浆细胞会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并将其发送到被“亲密接触”的部位,这些抗体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以对抗“唾液”,当组胺到达受攻击的部位后,会导致那里的血管膨胀,这其实是组胺的作用,且后续会出现红色的肿块,被称为风团,就是人们常说的“蚊子块”。当血管扩张时,肿胀会刺激该区域的神经,人们就会觉得奇痒无比。此外,有相关研究表明,肥大细胞还可能释放了另外一种非组胺类的物质,从而导致外周神经元向大脑发送瘙痒的信号。

将我们哥俩涂抹到被蚊子叮咬的部位,接触皮肤后,薄荷脑、樟脑等成分可引起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从而引发清凉的感觉,也就是说通过“凉”的感觉来达到止痒的目的。

但就治疗蚊子叮咬所引起的瘙痒来说,未有文献报道我们哥俩孰优孰劣。我和兄弟清凉油都可以通过清凉感来抑制瘙痒,效果也差不多,都是佳品,所谓“棋逢对手”。
如何避免被蚊子叮咬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蚊子叮咬呢?一旦被叮咬后,难以忍受的“痒”又应当如何应对呢?

当你在户外蚊子活动很活跃的地方时,应尽可能穿长袖和长裤,以避免被蚊虫叮咬。此外,还可以喷一点驱蚊剂。驱蚊剂中含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香茅油(Citronella Oil)、桂皮油(Catnip Oil)、派卡瑞丁(Picaridin)、柠檬桉树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等化学物质,但浓度相对较低,还是很安全的。

对于孕妇来说被蚊子叮咬不但会引起瘙痒感,还可能会传播疾病,如前所述,可以考虑适当使用驱蚊剂用以驱蚊。而当孩子被蚊子叮咬后,往往难以忍受,会不断地抓挠,最后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因此,做好驱蚊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孩子来说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树油还是较为安全的,但其浓度不可以超过30%,且不建议年龄低于2个月的婴幼儿使用。事实上,避蚊胺会刺激眼睛,大量使用时可能会损伤视神经。而驱蚊酯则被认为比避蚊胺更加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明,其对人体安全无副作用,但一般也要求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避免使用。派卡瑞丁对眼睛有刺激性,但没有损伤视神经的风险,应该来说比避蚊胺更加安全,但同样建议未满6个月的婴幼儿尽量不要使用。根据产品标签,一些柠檬桉树油产品不应该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还有,由于孩子可能会用手揉眼睛或把手放到嘴巴里,在给孩子涂喷驱蚊剂的时候,不要沾到孩子的手上。对于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应避免使用驱蚊剂,而采用物理防护的方法为妥,如用蚊帐、纱网来防蚊。

在家里的时候,还可以使用蚊香来驱蚊,产品方面包括电蚊香液、电蚊香片及盘蚊香等。电蚊香液和电蚊香片的有效成分都是菊酯类,可以麻痹蚊子的神经,使其无法动弹而达到除蚊、灭蚊的目的,使用时注意保持通风即可,效果一般较好。盘蚊香属于明火,且散发的烟雾可以刺激人体呼吸道,不如电蚊香好用,而且劣质的蚊香还可能会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如DDT或666等),所以选择合格的驱蚊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电蚊香外,还有些人会选择使用驱蚊手环、驱蚊贴来驱蚊,其主要成分为香茅油、桉树油、熏衣草精油等。这些产品大多会标榜自己是绿色植物的提取物,不含避蚊胺等化学成分,似乎安全性很高。然而,早在2002年鼎级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项实验研究就显示,含有香茅油、薄荷油、天竺葵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7款手环产品,对抗埃及伊蚊的保护时间都不会超过20分钟,无法在户外达到长时间驱蚊的目的,也就是说在户外被风一吹,“武功”就全废了。央视也曾经针对驱蚊手环、驱蚊贴做过“人肉实验”,其驱蚊效果也并不明显。

被蚊子“亲密接触”了

怎么办?
那么已经被蚊子“亲密接触”了,除了靠我们兄弟俩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可以使用肥皂清洗被叮咬的部位,或者冰袋敷上10分钟就可以减轻肿胀和瘙痒,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重复进行。涂抹小苏打和水的混合物,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帮助减少瘙痒反应,具体做法是将1汤匙小苏打(碳酸氢钠)和足够的水混合成糊状,然后涂在蚊子叮咬处,10分钟后再将糊状的小苏打冲洗掉即可。

当然严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就可以很好地缓解被蚊虫叮咬后的瘙痒与刺激,且很多药物为非处方药(OTC药物),比较容易获得,安全性也相对高一些。但要注意,抗过敏药物可以口服或局部使用,但不宜长期应用,以免药效降低及引发不良反应。当皮肤没有破损时,还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止痒。




综上所述,夏日蚊虫出没,做好防蚊、驱蚊是十分重要的,请大家谨记:

①保持家中干净卫生、去除积水,并采取加装纱窗和蚊帐、穿长袖的衣服来物理防蚊。
②还可以使用电蚊香来驱蚊,但是需要注意通风。
③除了电蚊香外,还有含避蚊胺、驱蚊酯、香茅油、桂皮油、派卡瑞丁、柠檬桉树油等成分的驱虫剂可以使用。对于月龄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应使用驱虫剂,还是通过物理方式来防蚊较为靠谱。
对于孕妇及儿童,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及柠檬桉树油相对安全,其中派卡瑞丁只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柠檬桉树油只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喷涂时注意不要喷到手上和眼部。
④如果不小心被蚊子咬了,为了预防感染,尽量不要去抓挠痒的部位。抓挠会导致开放性溃疡,增加罹患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其他细菌感染的风险。可以通过涂抹肥皂水、冰敷、小苏打糊状物来缓解瘙痒。
⑤口服或者外用抗组胺药物可以很好的止痒及缓解局部的肿胀,但不宜长期使用。

被蚊子“亲密接触”了,我和兄弟清凉油当然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瘙痒症状,但千万不能涂到皮肤破损处、眼部及黏膜处,以免产生强烈的刺痛感。由于我和兄弟都含有樟脑,对孕妇及婴幼儿是不利的,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不要使用。
我们的共同“人生哲理”是:但愿架上药生尘,只愿世人无病生!


❖声明:本期漫画均属原创,绘制不易,作者"王芳"
"强强"出品,必属精品!

作者简介:

石浩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用与能力评价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微博粉丝80万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使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者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系部学术委员会委员;黄浦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黄浦区医学会药事质控专家组成员;黄浦区人民陪审员;第2届黄浦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委;第2届黄浦区科协代表,第2届黄浦区红十字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医刊》特邀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审稿专家。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人才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法治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专家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分会关于招募口腔行业专家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