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临床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80%~90%为病毒感染所引起,只有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从广义上讲并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表现,如头痛、咳嗽、流涕、鼻塞、发热等。感冒虽有自限性,但绝非小疾,发病率较高,成人平均每年发生2~4次,儿童6~8次,一般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来进行疾病控制。
很多家庭中都会常备抗感冒药物,中西药都会有,往往还不止一种。人们感冒时,为了对抗症状、尽快恢复,可能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感冒药的成分较为复杂,且多为复方制剂,含有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组分,同服时可能会由于重复给药、剂量过大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合理、安全地使用抗感冒药物非常重要。
对于感冒所引起的诸多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一般会含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抗病毒、镇咳祛痰、收缩血管等药物成分,或者为中药复方制剂。事实上,在合用多种药物时,更加需要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解热镇痛药是抗感冒药的常见组分,可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最为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一般在体温高于38.5℃时才可以使用,用药间隔应在6~8小时之间,24小时内用药不宜超过4次。而当体温低于38.5℃时一般不主张使用退烧药物,应以物理的方式降温为主,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湿毛巾擦拭等。退烧时应尽量只选用一种药物,不宜联合用药,以降低重复用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只有在使用一种药物后如出现持续高烧不退、恶心、呕吐等特殊情况时才可以考虑在间隔4小时后换用另外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退烧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儿童退烧药物一般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事实上,退烧药主要是用于缓解发热的症状,而对引起发热的病因则无实际治疗作用,因而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另外,由于复方制剂中大多含有解热镇痛药物成分,如散利痛和日夜百服宁中均含用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时谨防重复用药,1天的对乙酰氨基酚用量不宜超过2g,否则可能导致肝脏受损。
在这特殊的时期,以此文馈偿读者,或能给您带来些许帮助,吾心甚慰!
下期的《实话石说》专栏文章还有更多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知识奉上,敬请期待!
帮助他人,提升自我!
❖编辑:周文璐(交大医学院健康科普摇篮计划支持)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学术培训丨关于启动眼科亚专科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及相关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学术培训丨关于举办“聚焦超声面部年轻化临床应用城市巡讲”(深圳站)的通知(第二轮)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