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在济南举办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 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 发布:2017-10-24 14:34

2017年10月21日上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人文医学管理与实践高峰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张运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高新强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驻会副会长赵书贵、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仇冰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史国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姚庆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侯俊平、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立医院院长秦成勇、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董事长王世宾博士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医学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公司机构以及《健康报》、凤凰网等媒体界的代表。会议由赵书贵副会长主持。

会议现场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是协会成立的第32个分支机构,郝德明代表协会对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对选举产生的首届人文医学分会领导班子和各位委员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正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维护人民健康就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曾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郝德明指出,人文医学中人文必须以医学为基础,医学必须以人文为导向,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客体,又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它要求医学工作者具有完善的人性修养,这表明“仁爱”、“达理”是“医者”必备的条件,“医者”已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郝德明在会上表示,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正体现了医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医学是一门医学和人文的交叉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其人文性思考越来越深刻,医学工作者的总结越来越多,这些都为人文医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

郝德明副会长兼秘书长讲话

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医院的总量已经达到29739所,其中公立医院12566所,非公立医院已经发展到17153所,虽然非公立医院在总数上占优,但是服务总量上不到20%。郝德明认为,非公立医院事业仍然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只有提高服务能力,才能让人民满意。他在发言中提到,加强非公立医疗行业的内涵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对弘扬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美誉度,提升服务能力,规范职业行为,塑造品牌意识,端正社会办医理念,维护医学价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说,今天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不仅是恰逢其时,更是正当其时!

高新强处长、郝德明副会长向陈晓阳会长授予分会牌匾

随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员组织部王珊主任宣读了人文医学分会名誉会长、顾问专家和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UCB 国际健康伦理与健康法学研究院院长陈晓阳教授当选为人文医学分会首任会长。成立大会上进行了人文医学分会的授牌仪式、分会名誉会长、顾问专家和领导班子的证书颁发仪式。

高新强处长、郝德明副会长向陈晓阳会长颁发聘书

高新强处长、郝德明副会长向分会顾问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出席会议领导嘉宾向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颁发聘书

人文医学分会首任会长陈晓阳教授在致辞中向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以及出席此次成立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人文医学分会给予自己的是一项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它的成立是我国人文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的医学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必将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工作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他在致辞中还提出,让人文医学的精神,能够在理念中融入到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行为和自觉行动中。他提出倡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搭建了平台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人文医学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推进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文医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分会首任会长陈晓阳讲话

张运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是一件好事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当下的医疗环境中,具有非常大的挑战,如何让非公立医疗机构走向规范、走向科学、走向人文,是各级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张运院士讲话

张运院士对人文医学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人文是医学的始点,医学、教学、科研、人文都是为人服务的,不能离开人的出发点;二是人文是医学的组成部分,当下西医很少将人文作为医学诊断的参考,中医提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认为“七情”可以治病,西医很少研究人的本性所带来的疾病,往往研究外在的病因;三是人文是医学的手段,医疗工作者是在和病人沟通,而非动物,他表示很多情况下,医患是因为年轻医生不会讲话、不懂人文化的汉语导致的;四是人文又是医学的终点,在人生的终点,医生也一筹莫展之时,很多医疗机构提倡“临终关怀”,让许多病人能体面离开,因此人文的关怀在此时也变得重要。

高新强处长、郝德明副会长向张运院士颁发名誉会长聘书

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山东医疗卫生事业在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服务能力有明显改善,山东省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8.5岁。他认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利于医疗资源共享,优化结构,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能激发医改的活力,仇主任结合国家社会办医相关政策指出,落实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化的本质属性。

                                                               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讲话

仇冰玉表示,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强化医学领域的人文精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成立人文医学分会,是应时而生,意义深远,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还希望,吸纳山东更多的优秀医师参与到人文医学中,以更高的医疗水平,更好的服务质量,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实践,推动全省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侯俊平在成立大会上介绍了山东大学悠久的医学历史,齐鲁医学院的特色品牌。他认为,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彰显人文医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学渗透着对生命和患者的关注,医学既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医学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学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和捍卫人的健康,人的尊严。他还举例说明,在古代医学被称为“人术”,医生也被成为“仁爱之士”,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直接影响群众就医体验和改革的获得感。他希望,医学能够插上人文的“翅膀”,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分会的成立,能为医学人文研究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健康中国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侯俊平讲话

教育部全国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钟教授在论坛上对人文医学在非公立医疗机构中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为健康中国做贡献中发展;二是在适应医学整合中发展;三是在营造先进医院文化中发展。

张金钟教授作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杨放教授的主题报告提出,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培育医护人员创造力和展现医院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体现人文医学的属性和建议。

杨放教授作报告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办主任陈伟和拜博口腔集团深圳事业部培训学院执行院长吕效杰分别做了“诚意乃善,诚信方精”、“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的生动的互动式讲座,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办主任陈伟作报告

各位专家的发言和报告有着对人文医学发展和前景的深刻认识,也提供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新思路,对我们的医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位参会的医师表示。

                                    拜博口腔集团深圳事业部培训学院执行院长吕效杰作报告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郭伟主任主持的“人文医学管理对医院管理实践的价值提升”圆桌对话中,由来自山东、河北、上海、河南、内蒙古的五位非公立医院院长及管理者向参会代表分享了各自感想,进一步生动再现了人文医学在医院管理中对医院品牌价值提升和管理的促进作用。

圆桌对话现场

论坛最后,由分会新当选会长陈晓阳教授做了分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了详实可实施的分会工作措施。

出席领导合影

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更是医院的精神,也是保障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医务人员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医学人文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能够“温暖人心”医疗技术的诊疗方式不断出现在患者面前,推动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职业和组织正参与到医学人文建设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文医学一定会有着更好的发展,会在更广泛的医疗机构中得到扩展深化,为更多的民众带来有质量、有温度、有关怀的医疗服务体验。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