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学术培训丨关于启动眼科亚专科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及相关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实话石说丨使用胸腺肽类制剂增强免疫力,不一定靠谱哦!
胸腺肽类制剂,因其“神乎其神”的免疫增强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使用量逐年增加,使用范围也逐年扩大,似乎成为了能治百病的“神药”。然而目前,临床上胸腺肽的使用存在着一些超适应症、超疗程用药的不合理现象,SFDA就曾经通报过很多此类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如临床上部分用药的原因仅仅是为了预防非典型肺炎、免疫力低下、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此种情况在胸腺肽类制剂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后,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更为常见。此外,胸腺肽还会经常被用于儿童患者,且存在着超剂量、超适应症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此点尤其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胸腺肽
胸腺肽类制剂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是对于正常人而言,自身的免疫力水平本来就维持着动态的平衡,换言之一般情况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免疫力水平略高略低都是完全正常的,单纯依赖胸腺肽类制剂以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方法,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免疫力水平,但会打破既定的免疫平衡而有可能引发免疫亢进,进而增加患病的风险。有研究表明,虽然胸腺肽类制剂可以增强特殊人群对于流感疫苗的反应性,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会相应提高。此外,众所周知,由于胸腺肽为异源性物质(多为小牛胸腺提取物),容易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
近期,在SFDA关于胸腺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通报中,严重的不良反应竟然占到了24.29%,且牵涉到全身性损害,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高热等,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5.13%),包括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哮喘、胸闷、窒息等,皮肤及附件损害(0.45%),主要为严重的皮疹。上述严重不良反应均与过敏反应有关,因而盲目使用胸腺肽类制剂,尤其是注射剂,存在着风险。
胸腺肽类制剂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但在使用时应当充分注意:
②医生应严格掌握胸腺肽类制剂的适应症,权衡治疗利弊,谨慎用药,且能口服的不主张注射;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疗程给药;单独用药,避免与其它药物不合理的配伍;18岁以下儿童用药更应慎重,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盲目的依赖胸腺肽类制剂提高免疫力是不靠谱的。如确需用药,应当注意用药的合理性,不宜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用药,需要格外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做好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在此点上其它提高免疫力的生物制剂亦然。 “是药三分不良反应”,事实上对于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还是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如适宜的体重控制、适当的运动锻炼、均衡的营养补充、有效的睡眠改善、舒缓压力、平和心态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相对而言更为经济、合理、安全、有效。
❖编辑:周文璐(交大医学院健康科普摇篮计划支持)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学术培训丨关于启动眼科亚专科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及相关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