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实话石说丨止咳药物哪家强?对症下药才恰当!(上)
咳嗽,大家都太熟悉了吧!应该没有人会说自己没有咳嗽过吧!但您真的了解咳嗽吗?咳嗽的“真相”是什么呢?镇咳药物有那些呢?如何才能合理使用镇咳药物呢?今次,听知识渊博的我娓娓道来,让大家细细品味!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咳嗽对身体健康不利,觉得应当马上积极地去止咳。实际上呢,当我受到刺激而出现的咳嗽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先天的、内在的防御机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轻微咳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目的是为了清除我周边的异物、浓痰和炎性物质,实际上是使我保持通畅的一种生理性行为,也就是说咳嗽同“吃喝拉撒”一样,自然存在且始终相伴,那既然是这样又何必急吼吼地去止咳呢?当然在另一方面,咳嗽也可能是呼吸道或肺部疾病的迹象,事实上人体咳嗽机制的缺失或损伤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是不利的,甚至是严重的、致命的。
辩证地说,咳嗽对人体有着有利的一面,也会存在一定的损害。持续咳嗽会干扰患者的呼吸、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睡眠,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交障碍。此外,还可能会导致人体晕厥发作、尿失禁、肌肉疼痛、失眠和疲劳等问题。当咳嗽引起的这些困扰出现时,就需要药物治疗了,例如镇咳、祛痰、抗感染、抗过敏治疗等等。总之:咳嗽是一种机体清除异物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也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持续咳嗽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有害。
大家注意,在我身上分布着许多神经,其中引起咳嗽的感觉纤维都起源于迷走神经。咳嗽受延髓咳嗽中枢的控制,非自主咳嗽反射由完整的咳嗽反射弧参与完成,包括外周感受器、迷走传入神经、咳嗽高级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如膈肌、喉、胸部和腹肌群等)。引起咳嗽的化学感受器可以探测到广泛的潜在的有害刺激,包括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和内源性的炎症分子,绝大多数化学受体是无髓鞘(即慢传导)的C纤维,在健康的呼吸系统中通常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在对组织刺激或炎症的反应中会被持续激活。引起咳嗽的低阈值机械感受器被归类为髓鞘化(即快速传导)的Aδ-纤维,对点状(类似于触摸样)的刺激、气道pH值的快速下降和低渗溶液非常敏感。刺激支配气管、肺的C纤维以及对机械、酸敏感的Aδ纤维,即能直接诱发咳嗽。高敏感性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生理机制,与瞬时受体电位(TRP)通路激活、气道炎症、神经通路及咳嗽中枢的易化休戚相关。
咳嗽按照所持续的时间来分,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根据咳嗽的性质来分,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关键点是咳痰是否大于10ml)。慢性咳嗽可根据胸部X线检查,分为有明确病变的和无明显异常的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的咳嗽基本上可在3周内恢复,镇咳药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对病因进行治疗,因而一般不需要镇咳治疗。
慢性咳嗽如持续较长的时间可能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如尿失禁、晕厥、失眠、焦虑等等。对于严重的咳嗽,例如剧烈的干咳或者频繁的咳嗽,已经影响到工作、学习、休息、睡眠时,就应该进行镇咳治疗。常见的引起咳嗽的原因有急性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等)、慢性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气道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后滴流等)、器质性疾病(慢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肺气肿等)、肿瘤、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衰竭、肺梗死、主动脉瘤等)、反流性食管炎及部分药物(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降压药物)等。
对于咳嗽的治疗,应先考虑对因治疗,当对因治疗无效时,再进行对症治疗。针对引起咳嗽的不同病因,治疗措施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