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社会办医基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赋能行动项目全国启动会暨院长论坛在郑州顺利召开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发布:2024-11-14 15:12
社会办医基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赋能行动项目全国启动会暨院长论坛在郑州顺利召开

图片

会议合影

2024年11月10日上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非公医协”)社会办医基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赋能行动项目全国启动会暨院长论坛在郑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新形势下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路径与策略”为主题,共同探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机遇与挑战,解析医保飞行检查政策,分析医保支付改革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效益,以及如何提升药事质控和药品管理水平等内容。同时,还就三医联动改革的理解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实现学科、服务、市场差异化发展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图片

会议现场

中国非公医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创始人郝德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药政食品处处长董薇,郑州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聂伟,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法治分会副会长俞红霞,河北燕达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国家行业评价专家委员会能力评价专家彭军,河南宏力医院执行院长杜鑫,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执行院长陈珂,大邑望县中医医院业务院长肖代飞,南乐中兴医院执行院长王桂香,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业务副院长卫海松,颍上城东医院副院长陆佩知,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生物制药业务及县业务负责人彭静女士等,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王珊主持。

图片

王珊副秘书长主持

会议致辞

图片

郝德明会长致辞

郝德明会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指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基础学科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亟需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创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设立了“社会办医基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赋能行动”项目,共同为加强非公立医疗机构基础学科建设、努力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推进公立与非公立医疗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医改目标而努力奋斗。

图片

董薇处长致辞

董薇处长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圆满召开和项目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探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也希望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能够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项目启动仪式

随后在全体参会嘉宾的见证下,郝德明会长、王珊副秘书长、聂伟所长、俞红霞副院长、杜鑫院长、陈珂院长、彭军主任、彭静女士共同按下手印,携手启动了“社会办医基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赋能行动项目”。本项目旨在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进步,加快形成非公机构与公立机构错位竞争、多元化发展的办医格局,为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图片

主题演讲

图片

郝德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主题演讲

郝德明会长在《新形势下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探索》的主题演讲中,全面剖析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行业整顿与规范化的必要性。他表示,随着近两年医疗反腐、医疗支付方式改革、集中采购、医务人员年薪制、允许外商独资办医院五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为非公立医疗行业带来公立医院人才向非公立医院流动、医疗支付方式多元化、公立与非公立医疗任务界限更明确、新医新药引进更高效以及医疗服务总量大幅上升的五大变化,在不断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坚持公益性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形势下,将给我们非公医疗在非基本医疗领域释放出的服务空间,非公立医疗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图片

袁向东副院长作主题演讲

袁向东副院长作《聚焦飞检——医保基金安全管理思考》的的主题演讲。他从国家政策背景、飞检流程、案例分析及管理经验等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政治高度和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医疗机构在面对医保基金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为非公立医疗机构为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图片

俞红霞副院长作主题演讲

俞红霞副院长在《医保支付改革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效益分析》的主题演讲中表示,DRG/DIP不仅关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更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DRG/DIP,推动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她强调非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举全院之力积极应对DRG/DIP带来的各种挑战,通过医院顶层设计把握全局,执行层面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医疗效率、规范医疗行为,从而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图片

彭军主任作主题演讲

彭军主任以《以药事质控为抓手,做好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精细化管理》为题,以河北燕达医院为例,阐述了以药事质控为抓手,做好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河北燕达医院通过严格的药品遴选与管理、国家集采与原研药的平衡使用、基础药品的精细化管理、多部门协作与持续改进等措施,在药品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了多项荣誉。最后,彭主任再次强调,非公立医疗机构要以药事质控为重要抓手,兼顾药品遴选与采购管理,在国家政策前提下以及合理用药基础上,平衡原研和集采药品比例,兼顾“带量任务”和“临床需求”,以确保医院利益最大化和优质服务差异化。

研讨交流

图片

聂伟所长主持讨论环节

本次交流研讨环节分为两个主题,由聂伟所长主持。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如何正确理解医药、医疗、医保的三医联动改革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学科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市场差异化等方面进行研讨,交融思想,碰撞出新。

主题一:如何正确理解医药、医疗、医保的三医联动改革

图片

主题一研讨交流发言嘉宾

针对本环节主题,聂伟所长回顾了中国医改的历程和现状,分享了医改成功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强调三医联动在医疗改革中的重要性。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业务副院长卫海松在发言中表示三医联动改革是系统整体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联合推动医保、医疗、医药的综合改革,且三医联动改革对非公立医院有很大影响。卫院长也分享了本医院改制后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包括员工思想转变、运营体系搭建、学科优化与发展、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服务创新与内部挖潜、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通过不懈努力,医院逐步实现了盈利增长,走出了困境,同时将持续加强外部合作和人才引进,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院长肖代飞通过具体数据和案例分享了本医院的改制背景和运营情况,改制后的成长与挑战,对医保与监管的体会,以及医院在控制中医费用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回归以防治疾病为主的医疗本质理念。

颍上城东医院副院长陆佩知结合宿迁市医院改制案例及自身实践经验,表示三医联动改革对于非公立医院和医生的诊疗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他也指出了非公立医院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了非公立医院要增强认可度和服务质量的建议。

主题二: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学科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市场差异化

图片

研讨交流发言嘉宾

在聂伟所长的主持下,三位嘉宾针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学科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河南宏力医院执行院长杜鑫指出非公立医院一定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并以本院为例,分享了在公立医院薄弱的环节,如高端体检、患者特殊需求(老年人、孕产妇、新生儿)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与引进,亚专科发展等措施和策略,走出适合医院发展的道路,同时在面对医保改革时,医院顺势而为,调整结构,搞好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执行院长陈珂认为在追求差异化发展之前,必须先建立坚实的同质化发展基础。她分享了医院在发展中采取的一系列转型措施,包括明确医院定位、推动开放式发展、构建体系化的学科建设、实施灵活的机制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同时还强调了商业保险服务创新应用的重要性,也表达了非公立医院所面临的挑战。

南乐中兴医院执行院长王桂香介绍了医院如何通过特需项目、调整收入结构和应对老龄化社会等策略来实现市场差异化。她提到,医院通过扩展服务范围、实施患者分类管理和加强员工关怀等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强患者粘性。同时,王桂香也强调了学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最后,王珊副秘书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她表示,与会嘉宾的分享不仅富含深厚的理论底蕴,更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揭示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通过在各自领域内深耕细作、不懈探索,成功开辟出一条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