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法治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专家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分会关于招募口腔行业专家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实话石说丨紧急避孕药的那些烦心事
紧急避孕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避孕措施,主要用于预防无避孕措施的性生活或避孕措施失败而有可能引起的意外妊娠。对于暂时没有“造娃”计划的人们来说,激情之后亡羊补牢至关重要。当然,是药三分毒,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的避孕手段。最近,有专家提出紧急避孕药吃多了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宫外孕,甚至不孕、不育等不良反应,建议1年内服用不要超过3次,那这种说法到底是否科学呢?
紧急避孕药主要包括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和醋酸乌利司他3种。左炔诺孕酮是比较容易获得的非处方药物(OTC药物),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直接到药店购买,相对来说其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应在性交后的72小时内,尽早1次性服用1.5mg或间隔12小时分2次服用0.75mg,数据显示可以降低60%~90%的意外妊娠风险。米非司酮属于处方药,应在性交后的120小时内服用10mg~25mg,避孕成功率高达99%左右,但可能会导致女性下次月经延迟5天以上。醋酸乌利司他是一种新型的孕酮类制剂,先后于2009年在欧盟和2010年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为处方药,与左炔诺孕酮相比避孕效果更好,一般应在性交后的120小时内服用30mg,但同样可以导致部分女性的月经周期明显发生延迟。
紧急避孕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阴道出血、月经周期发生改变以及其它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其中,恶心、呕吐等的胃肠道反应是紧急避孕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服用左炔诺孕酮的女性,约20%出现恶心、4%出现呕吐;服用米非司酮的女性则有6%出现恶心、1%出现呕吐。事实上由于紧急避孕药所引发的呕吐发生率并不高,一般不需要服用止吐药,但若在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则应当即时补服避孕药物。服用紧急避孕药后,部分女性还会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或滴血,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处理的,但这仅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并不意味着紧急避孕已经成功,实际上只有下次月经来潮才是成功避孕的标志。服用紧急避孕药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大概率事件是,服用左炔诺孕酮可致月经周期平均提前1天,而服用米非司酮与醋酸乌利司他则可能引起月经周期延迟,有时甚至可以长达7天之久。紧急避孕药物的其它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综上所诉,紧急避孕药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并不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避孕失败也不会增加异位妊娠及胎儿畸形的概率,所以应该可以放心地按需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个月经周期内也可以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故1年内服用不能超过3次的这一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当然,紧急避孕药不应当作为常规的避孕手段,其避孕的成功率并不比短效避孕药、避孕套等事前避孕措施高,而其不良反应相比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则明显增加。还有,紧急避孕药所引起的月经周期改变,尤其是月经延迟还可能会造成女性因为害怕意外怀孕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对于女性而言,首先应当意识到避孕药并非仅仅指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只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药物方面,应尽早的按需服用,1年之内服用不能超过3次的说法并不科学;用药后2小时内如出现呕吐,应当及时补服;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成功率并不比常规的避孕措施高;避孕成功应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准,若出现月经延迟,可至医院作相关早孕检查;应按照规范的次数与剂量服用,不能多服;服药后即使避孕失败也并不会增加异位妊娠与胎儿畸形的概率。
药物的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备相对性的,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是药物“与生俱来”的属性,我们要理性对待药物的不良反应,只要不良反应已知和可控,仍属好药!紧急避孕药当然不能常规服用,但也不是1年内服用不能超过3次,该吃的时候就得吃,总好过意外怀孕后去做人工流产吧!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简介: 石浩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用与能力评价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微博粉丝80万;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使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者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系部学术委员会委员;黄浦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黄浦区医学会药事质控专家组成员;黄浦区人民陪审员;第2届黄浦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委;第2届黄浦区科协代表,第2届黄浦区红十字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医刊》特邀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审稿专家。
近 期 活 动 精 选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卫生健康法治分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专家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分会关于招募口腔行业专家的通知
●委员招募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招募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点击标题可了解活动详情及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