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来源: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发布:2017-06-05 16:45

在这个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的五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举办。2017年5月21-24日,科主任学员们先后参观了谊安麻醉博物馆、北大国际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5月25日,各位科主任来到本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的最后一个站点——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参观交流。王保国教授和麻醉科王双燕主任、穆峰副主任热情地参加了接待。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在王双燕主任的带领下,参会者三博了我院手术室先进的脑科手术专业设备,各位科主任对此都非常感兴趣,到各个手术间进行参观,并着重听外科大夫介绍了ROSA立体定向机器人。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在手术室参观期间,王双燕主任和穆峰副主任向大家介绍了脑科的麻醉特点,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搭桥手术、颅咽管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癫痫病人的麻醉方案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大家对此展开了交流。王双燕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本院麻醉药物及耗材管理、各个术间的麻醉人员配置、核磁麻醉和介入麻醉的管理。

简单的工作餐后,王保国教授亲自带领各位科主任参观院区,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和各个病区的特色及医院团队。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向科主任们介绍我们每个病区的科室特色。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带领大家参观ICU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我院ICU不仅承担了全院危重病人的管理,还担当了麻醉恢复室的角色。全麻病人术后常规带气管导管回到ICU苏醒拔管。因为我们一些手术会涉及到脑干等重要部位,术后苏醒需要格外的谨慎,不能早期拔管,又加上手术量不断增加,而手术台数有限,所以必须加快周转,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我院形成了这样一套独特的术后苏醒拔管的流程。

各位科主任参观了疼痛科门诊及治疗室、康复室。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参观结束后,麻醉科王双燕主任开始题为麻醉科兼职人员的管理的讲座, ICU主任张云馨讲述我院ICU的相关职责。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随后,在王保国主任委员的主持下,各参与培训的麻醉科科主任及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踊跃发言,摘要如下:

项国联:参加此次培训班收获特别大。大部分民营医院麻醉科不受重视,但此次参观的四家民营医院因自身的实力强而深受医院重视。因此可见,麻醉科自身的实力与麻醉科在医院的地位密切相关。建议可以邀请民营医院的管理者来讲课,从而推动民营医院麻醉科规范化管理,做到多学科培训。

边春生:此次培训班收获颇丰,看到很多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加入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团队,心里很受鼓舞。对和睦家医院的服务理念感慨颇多,同时对三博脑科医院坚持科研的做法表示钦佩。希望今后学习班不仅在北京举办,到外地的民营医院去看看,建议增加医院管理的课程,吸引更多人来参加。

李志强:此次活动收获很大,对于民营医院做科研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今后将增强学术方面的建设。

刘少朋:参加此次培训班使我看到民营医院也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希望今后不局限于在北京办,到外地去看看,借鉴外地医院发展的经验。

吴德均:很高兴参加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安排很新颖,使学员学到了4家医院麻醉管理的不同模式。和睦家的服务理念特别好,回去之后将在医院加强科室沟通环节的建设。我们以前对这方面的培训不到位,今后将加强培训。因为在业务上不是主流,很多民营医院不重视麻醉科,很多专科医院的麻醉科没有发言权。但在工作上,与公立医院承担同样的工作、风险与职业道德。希望我们非公医协麻醉专委会今后能够着手保障这部分人的利益,面向基层,给基层名营医院的麻醉医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希望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

李红梅:民营医院的经营管理差别比较大。我院是莆田系医院,很多对莆系医院有看法,但扪心自问,我院麻醉科的管理很规范,我们尽最大力量做好麻醉科的相关工作。此次培训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认为今后还应以技术为主,服务同时要好。回去之后将把此次培训的理念带回去,促进医院的改观、转型、反思。如今后还有类似的培训班我还来参加。

滕振家:本次来参加此次培训班得到了诸位领导的热情款待。深圳民营医院多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形式存在,深圳的民营医院在服务理念上做的很好,真正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此次参加培训完全自费,但我觉得很有收获,机会很难得,相关理念有所提升。对于麻醉科的自身地位的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做出成绩,才能真正获得医院的重视。今后如果有机会还将派学员前来学习。希望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深圳去办。

李之明:我加入非公立医院仅半年,通过参加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使我感受到非公立医疗市场很大,互相角逐的团体很多,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跟随者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步伐,使我没有顾虑。原本以为民营医院把钱放在第一位,在现在看来,民营医院在管理上比公立医院一点不差。回去还将把麻醉科地位的重要性跟领导进行汇报,把麻醉科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真正提高麻醉科的水平。

索利斌:非公立医院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迅速,发展的天地宽广,此次本着学习的态度参加此次培训班,使我感受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很好,为加入为公立医疗机构的麻醉医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次培训安排得很好,使我能博采众家之长,如果回去之后每家医院的长处都能学到一点,医院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杨巧:此次能来参加培训班很幸运、很幸福。大家互相之间都很热情。在四天的参观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北大国际医院的高大上。和睦家刘主任的讲课很精彩,和睦家的服务理念、人文关怀很值得学习。回去之后将把这种文化带给医院的院长和管理层。朝阳急救抢救中心的麻醉科地位很高,是通过自身努力做出来的,使我很感动。麻醉科应该有这种实干的精神。来三博脑科医院今天参观了20台手术,基本都是老年患者的神经外科麻醉,也证明三博麻醉科的地位在三博是实干出来的,回去之后将把这种精神带回去。非公立医疗机构正在一步步强大,希望给更多人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

刘鲲鹏:北大国际医院是非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之一,起点很高,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医生的配备和服务方面还需加强学习。此次培训我主要承担“服务者”的角色,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希望今后举办培训班不仅局限于学员之间,各家医院之间也应派人互相学习。此次培训使我感受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水平很高,非公立麻醉的领头人水平很高、素质很高,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此次参加培训的各个主任学习热情都很高,一些主任自费前来学习。此次培训班对于非公立麻醉的发展确实是一件好事,是利在千秋之事。希望今后可以拓展到北京的其他医院,甚至包括莆田系的医院,乃至外地的其他医院。

刘薇:很荣幸能够这个机会能跟大家进行交流,通过此次麻醉培训班的平台与大家分享经验、交流体会。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的平台发展的越高,平台上的人将会走的越好、越高。希望今后有机会到外地的民营医院去看看。引进来、走出去,使麻醉科的人才有机会走向领导岗位。

王双燕:很高兴参与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是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之幸事,给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今后多举办。各民营医疗机构之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快速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专委会今后要做非公医疗领域的领头羊,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将继续为之奋斗。

王保国: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总体达到了预期目的,参与的人数不太多恰恰给了学员之间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给专委会积累了信心和经验,今后将加强非公立与公立麻醉科相互沟通,使公立医院医师了解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特点,更多地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加入我们,以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员素质和水平,实现国家预期2020年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30%的医疗服务份额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国家今后势必要压缩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提倡人才流动,推动非公立医院从量变到质变。感谢各位麻醉科主任的积极参与,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精心安排,感谢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对专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做好总结和思考工作,提高今后的办班水平。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驻会副会长赵书贵讲话:各位专家的发言是对本次培训班的一次很好的总结,本次培训班组织得很好,我代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感谢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保国院长以及各位承办单位。举办学习班、培训班是协会的职责之一,也是麻醉专委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开办培训班应办出质量、办出效益、办出品牌,做到这些需要长期坚持。应基于教育本身的特点,做成序列教育,不仅要办主任班,还要办院长班,各类的班都要办。从大家发言可以看出,开发领导层很重要,大家在这方面有很强烈的愿望。不仅仅限于科主任,院长也很需要进行培训。如果对专业不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管理?在各行各业当中,医药卫生行业的培训活动是搞得比较好的,不管是继续教育还是管理干部专修班,都是卫生系统比较早地尝试,王忠诚院士、郭应禄院士都有很多具有示范意义的学习班,我们应该更好的传承这种教育模式,办出品牌、办出规模、办出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办出质量,各位参与培训的科主任把所学带回自己的单位和科室,付诸实践。开办培训班的学习内容应讲究“四新”,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只有学习“四新”才有意义。此次举办的麻醉科主任培训班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将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和帮助。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下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办医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文件,中央领导要求建设高端的、具有吸引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见中央领导的思想观念在很多专门从事非公立医疗工作的人之上。事实上,很多非公立医疗机构都走高端路线,但是仍然做的不够。此次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办医应在注册、税收等很多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一样的待遇。目前,很多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条件还很弱,但是部分非公立医院已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全国现有的三级非公立医院已达550多所,规模不小。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出台32个社会办医的相关文件,背后反映了领导对社会办医的积极态度。最近,政府正在要求减轻涉企收费负担,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可见政府对社会办医的支持。社会办医的服务量已由去年的百分之十几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二左右,但能力水平还差距很大,并且在能力水平、人才、资金等方面尚存一些瓶颈,现有的一些政策阻碍了有关人才到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如卫生技术职称评审等。今后卫生技术职称可能会有突破,部分条件好的民营医院可以自主评审,水平较弱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由协会进行评审。政府接二连三的释放对于社会办医有利的信息,大家应对社会办医具有信心,越早介入非公医疗越有眼光。所以本次科主任培训班办的很好、很及时,应坚持办下去,协会会尽可能的给于支持。争取把非公培训规范化、规模化、平台化。协会正在尝试与高校合作工作,争取以后能纳入到正规教育中,探讨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定向培养人才。希望把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品牌化,麻醉专委会今后可以吸引更多医院承办,扩大培训规模,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来讲课,设计合理的办班计划,申请继续教育学分,发放有影响力的证书。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发言结束后,赵会长亲自为大家颁发了结业证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科分会主办的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圆满结束!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培训班结束后,大家举行了告别聚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天佐教授前来参加,祝贺此次麻醉科主任培训班成功举办,并与大家进一步面对面交流学术及管理经验,使主任们备受鼓舞!

首届非公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