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详情

工作动态

实话石说丨“与时俱进”的外用消毒药水变迁史!(下)

来源:石浩强 周文璐 作者:石浩强 周文璐 发布:2022-10-28 11:28


上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红药水,紫药水和酒精,本期专栏将向您介绍并合理使用消毒药水变迁,一起来看看吧!



“产气”的双氧水
双氧水是一种氧化性的消毒液,一般浓度为2.5%~3.5%,当与伤口接触时,不稳定的双氧水会分解并产生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用于消毒。双氧水在涂抹到伤口时会产生气泡,对坏死组织有清除作用。此外,双氧水还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常用于需要清创的严重伤口,及有坏死组织和脓液的伤口。对较深伤口中的破伤风菌及口腔中的厌氧菌效果较好。

“剧痛”的碘酒
碘酊又称碘酒,含碘、碘化钾及乙醇,单质碘的氧化作用可使菌体的蛋白质变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适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
但碘酒在使用后,酒精的挥发会导致碘单质的浓度过高,从而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会损伤皮肤,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的脱皮,在使用后的2分钟左右,应该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由于含有酒精,刺激性较强,碘酒不宜用于破损皮肤及粘膜处,否则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对于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则应禁用。此外,碘酒还不宜与红药水一起使用,以免生成毒性较大的碘化汞,也不宜大面积的使用,以免大量的碘被吸收,从而引起碘中毒。
“万能”的碘伏

碘伏又称为聚维酮碘溶液,含碘量在0.5%~1%左右,与碘酒的区别在于其溶解于水中,而并非酒精中,故刺激性小,可用于粘膜的消毒。在用药后,也不需要用酒精进行脱碘。

碘伏的杀菌速度慢于碘酒,但效果更为持久。目前,碘伏已逐渐取代红药水、紫药水、酒精、碘酒。碘伏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还可用于烧烫伤、刀伤、擦伤伤口的消毒。对于浅表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涂抹碘伏,伤口较深则应使用双氧水冲洗后再使用碘伏。

目前,市场上有单包装的碘伏棉签出售,只需将棉签上有标记的一端折断,碘伏即可流入棉签的另一端,方便而实用。使用碘伏时,也应注意避免与红药水一起使用,同时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禁用。

综上所诉,红药水、紫药水由于本身的毒性、致癌性等问题,已经逐渐的被淘汰。临床上目前使用较多的为酒精、双氧水、碘酒、碘伏,其中碘伏的安全性高、刺激性小,已经成为最为常用的外用消毒药水。然而,对于红药水、紫药水情有独钟的人们而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红药水后切不可再用含碘的消毒药水,以免生成毒性较大的碘化汞。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家中小药箱中常备碘伏或碘伏棉签即可,为应对较深的伤口,还可贮备适量的双氧水。酒精及碘酒的刺激性较大,不宜用于破损的皮肤及粘膜处。对于碘过敏者,则应禁用碘酒与碘伏。   

❖编辑:周文璐(交大医学院健康科普摇篮计划支持)

❖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 期 活 动 精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