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介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双评工作>详情

双评工作

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成功召开 

来源:医疗质量评价中心 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发布:2017-04-13 13:40

2017年4月9日下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在国家卫计委一号楼301会议室组织召开《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驻会副会长赵书贵、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教授以及28位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致欢迎辞

会上,郝德明副会长兼秘书长首先代表协会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一书的编写背景、意义以及相关课题研究情况。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发展迅速,截止到去年11月份,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已达22.6万余家,非公立医院16,090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5%,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大多数,约21万家,但提供的医疗服务总量占比才22%。非公立医疗行业面广量大,大专科小综合居多,政府监管难度大。目前存在“三不现象”,政府不放心、社会不信任、患者不满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社会信用度低,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弱。对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近2-3年来,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信用等级和能力星级评价工作,通过课题研究,与具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信评机构合作等形式,形成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力星级评价标准”以及相应的两个管理办法。我们是在上海开展评价工作近五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的评价标准,又在北京、河北进行了试评价,反应热烈,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获得了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授权在非公立医疗行业开展信用等级评价的资质。为了更好地开展“机构双评”活动,我们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合作,在刘廷芳教授的主导下决定编写《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系列教材。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发挥行业自律的功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是促进社会办医,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会议研究了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郝德明担任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庭芳教授担任编辑委员会主编。

刘庭芳教授介绍了编委会的架构,《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一书的体例大纲、目录以及编辑任务分工等。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能力星级评价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包括: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概况、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评价背景与现状,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星级评价标准》模块的设计、非公立医疗机构评价的实施与应用、课题研究及实践等。

主编刘庭芳教授发言

编委高级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教授就本书编辑出版的定位、体例以及后续规划,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先分别就非公立医院、门诊部所、体检中心以及专科医院等研究、编写指南,最后集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或理论与实践一本书。

高级顾问饶克勤教授发言

编委高级顾问、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代涛副主任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通过考核评价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提升社会信用以及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高级顾问代涛副主任发言

会议对《中国非公立医院评价指南》一书编辑的意义以及对行业规范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给予高度肯定。

编委主编刘庭芳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充分肯定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达成进度计划共识和分工明确落实。为增进专家们的沟通,郝德明副会长兼秘书长提议建立“编委会微信群”,针对专家们在编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尽早完成编辑工作。